兒少性剝削通報案7年翻2倍!衛福部統計,2017至2024年間,兒少性剝削通報案件數,從1117件升至3582件,其中以「性影像犯罪」最多,去年就高達3104案、占總案件8成6。衛福部保護司司長張秀鴛呼籲,應落實前端教育,防範兒少自拍、偷拍,至於性影像處理下架,「AI科技巡網」估最快2至3個月上路。
衛福部統計,舊法時期(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每年通報案件數約為300至500件,兒少被害型態以對價性交、坐檯陪酒為主;2017年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修正施行後,新增的「兒少性影像」犯罪樣態成為大宗。
衛福部保護司司長張秀鴛表示,2017年後,每年受理通報案件均破千、且大幅上升,案件類型從過去的「人口交易」轉變為「影像交易」。我國2024年兒少性剝削通報案高達3582件,其中涉及拍攝、散布兒少性影像有3104案、占86%。
性犯罪手法不斷翻新,衛福部2023、2024年進行2次修法,加重刑責、增訂罪刑嚴懲兒少性影像犯罪。並成立性影像處理中心,加速性影像移除下架,公私協力辦理兒少性影像轉碼比對移除計畫,透過與國際性影像資料庫比對,預防性阻攔兒少性影像被再度上傳。
衛福部性影像處理中心統計,去年(2024)整年整體性侵害影像申訴案共1928件,移除1718案,被害人數為1040人,其中未成年有364人、占約3成5;今年上半年(1至6月)申訴案共1144件,被害人數為527人,其中未成年占86人,均以女性占約6成為多。
性影像流出後如何盡快下架?兒少性剝削條例修正後,衛福部可以主動「科技巡網」,運用AI確認為兒少性影像後,與性影像處理中心介接、進行下架。保護司、資訊處先前曾找Google商談合作卻告吹,張秀鴛透露,目前已招標成功,預計AI主動巡查2~3個月就能上路。
張秀鴛提醒,隨著科技及網路發達,落實前端教育最重要,要教育孩子,不論什麼形式的交流,都應避免自拍性影像給他人、或偷拍他人。衛福部也補助民間團體、心理諮商所成立性創傷復原中心,提供性創傷復原與諮商輔導等服務,目前全國已有13處,期望陪伴有需求的被害人走過人生低谷。(時事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2025.08.0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