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當代臺灣地區的貧富差距、房價所得比以及工時問題,已經成為當前社會一項重要的核心議題,根據最新的數據,臺灣最富有的5%與最貧窮的5%家庭之間的收入差距高達百倍以上,而房價所得比在臺北市達到26.67倍,顯示購房的困難程度,至於,在工時方面,臺灣的全年總工時居全球第五,著實反映勞動市場的緊張與壓力,如此一來,為了改善這些情況,必須針對政策進行深度檢討,並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據以促進社會公平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數據顯示,臺灣社會的貧富差距在近年來持續擴大,以2024年的統計資料為例,最富有的5%家庭的可支配所得與最貧窮的5%家庭相比,兩者差距已達到有百倍之多,此一數字顯示社會經濟的不平等,並引發對於政府相關公共政策執行成效的質疑;此外,臺灣的房價所得比也在持續上升,特別是在首善之區的臺北市,更是達到26.67倍,這意味著一個家庭需要26.67年的可支配所得,才能購得一戶房屋居住,突顯沉重的住房負擔,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至於,在工時方面,根據勞動部的報告,2024年臺灣的年總工時已達到2030.4小時,位居世界第五,僅次於哥倫比亞、墨西哥、新加坡與哥斯大黎加,該項數據反映臺灣勞動市場的緊張與壓力,尤其是在製造業中,工時甚至於更高,有高達到2125.2小時之譜。冀此,這些數據清楚地顯現,臺灣在資源分配、住房負擔及勞動環境上,所要面臨的多重挑戰。
事實上,造成貧富差距擴大的歸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首先,經濟結構的失衡:臺灣的經濟發展主要依賴於出口導向型產業,這使得高技能、高教育程度的勞動者受益,而低技能的勞動者則是面臨到失業或收入下降的所得維持保障不足風險;
(二)房地產市場的過熱:隨著資本的集中與投資的加劇,房價持續上升,導致低收入家庭難以負擔住房,進一步加劇了從被動收入到主動收入而來的貧富差距;
(三)勞動環境壓力:臺灣勞動市場長期存在著工時過長、薪資偏低問題,尤其是製造業更是壓力的集中地,此一現象顯露公共政策對於勞工權益保障的不足;
(四)缺乏有效的社會福利政策:然政府雖已經推出一些公共福利措施,但是,相對於日益嚴重的貧富差距,這些措施的效果仍然有限,未能有效縮小社會經濟的差距,甚或讓原本的所得分配情形,惡化轉成為一柱擎天的L型超級分配樣態。
職是之故,為了應對貧富差距與房價所得比的問題,當有以下幾項的反思建議:
(一)調整稅制:應考慮對高收入者徵收更高的稅率,以重新分配財富,減少貧富差距,換言之,如何加強稅制透明度及執行效率,確保租稅公平原則得以落實,這部分是有通盤檢視之必要,以此觀之,如何得以落實累進稅制,特別是對於高收入者徵收更高稅率,以促進財富或所得再分配?
(二)推動社會住宅政策:增加社會住宅的供給,降低經濟弱勢家庭的居住負擔,並促進社會公平,就此而言,僅僅單靠政策本身可能不足以解決根本問題,而是如何有效的管理房地產市場,以避免資本過度集中?
(三)改善勞動條件與工時管理:應該推動勞工權益的保護,改善工時與最低工資標準,以確保勞工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換言之,我們是否應該重新思考包括勞動條件的改善和推動合理工時與最低工資標準,乃是保障勞工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措施,連帶而來的反思針砭,更是在於,我們是否能改變「以量取勝」的經濟模式,轉向更具創新力與附加價值的產業發展?
(四)強化社會福利系統:應加大對於弱勢群體的挹注和協助力度,特別是強化從個人到家庭,以及從教育到職場的公共性投資,藉此促進社會公平?
誠然,上述的各項政策建議固然重要,但是,我們必須認清,貧富差距、房價所得比,以及工時問題,背後存在的乃是深層次的結構性限制,這是因為:
首先,臺灣經濟模式高度依賴全球化市場,在國際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如何在保障經濟增長的同時促進社會公平,是一項艱鉅任務?
其次,房地產市場受制於資本力量的箝制影響,僅靠政策的干預,能否有效解決問題?
此外,勞動市場壓力,係源自於企業追求成本效率和全球供應鏈需求,這部分又要如何平衡企業利益與勞工權益?
最後,從社會正義角度來看,目前的臺灣資源分配模式,明顯是不符合公平原則,貧富差距擴大、住房負擔沉重及工時過長,不僅影響個人生活質量,更易削弱整體社會凝聚力,若這些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可能導致更深層且嚴峻的社會矛盾,甚至於對立、衝突,因此,我們必須重新審視現有政策框架,並以公平正義為核心理念進行改革。
總之,當代台灣在貧富差距、房價所得比及工時問題上的挑戰,不僅是經濟層面的困境,更是對社會公平正義的一次重大考驗,就此而言,要真正實現全社會共享經濟的成長成果,在政策設計上更須注重公平與可持續發展,同時也需要民間力量的積極參與,藉此迎接階層固化與社會不均所帶來的諸多人性挑戰。
(本文的撰寫構思取材中時電子報,2025.11.13:「台灣貧富差距到底多大?主計長坦言最富5%、最窮5%『差距達100多倍』」)
(本文的撰寫構思取材Yahoo新聞網,2025.11.13:「台北人不吃不喝26年才買得起一戶預售屋!六都全部12年起跳薪水追不上」)
(本文的撰寫構思取材中時電子報,2025.11.14:「工時世界第5多,勞團促特休變革」)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