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前情提要: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顯示,臺灣歷年吉尼係數維持在0.35以下,每戶可支配所得高低將戶數分為5組,最高20%家庭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為新台幣235.7萬元,最低20%家庭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為38.4萬元,兩者差距6.14倍,相較於東亞各國家地區(日、韓、星、港)及英、美均佳,顯示臺灣的所得分配相對平均,只是,最富家庭5%、最窮家庭5%,兩者貧富差距卻是高達100多倍,無疑地,L型的所得分配樣態,業已成形且難以翻轉。
此外,彙整主計處的資料亦呈現,近五年預售屋房顯著上升,房價所得比偏高,這其中首都臺北市高達26.67倍,為全臺最高,這表示一個家庭須花費26.67年的可支配所得,才能在臺北市購得一戶預售屋,相形之下的桃園市則為12.3倍,乃為台灣七大主要城市中負擔相對較低的區域,但是,除了臺北市外的其餘五都和新竹縣市,近五年預售屋總價中位數漲幅高達40%以上,薪資漲幅難以跟上房價的飆漲。
最後,來自於勞動部所公布的國際勞動統計指出,臺灣地區2024年的年總工時高達2030.4小時,僅較哥倫比亞、墨西哥、新加坡、哥斯大黎加低,高居主要各國中世界第五,甚至比2023年再前進一名,依舊是亞洲第二高,對此,雖然立法院於今年(2025年)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新增3天的國定假日,但是,除了增加國定假日外,特別休假理當也要同步進行變革,雇主更是要透過增加勞動條件解決缺工,才能降低工時
………………………………………………………………………………
在遙遠的海洋之城,這裡的居民生活在一片碧藍的水域中,依靠海洋的恩賜繁衍生息,然而,這片城市卻是因為漸漸擴大的貧富差距、居住壓力和勞動負荷,而陷入了不平等的深淵。這是一則關於海洋之城如何面對挑戰和尋求改變的寓言。
第一幕:海洋之城的分層階序
海洋之城的居民分為三個主要階層:居住在高聳珊瑚塔上的「富海族」、居住在中層礁石上的「中流族」,以及在海底泥沙中掙扎求生的底層「淺底族」,這其中,富海族擁有豐富的資源,牠們的珊瑚塔上閃爍著珍珠般的光芒;中流族雖然努力維持生計,但仍能勉強過活;至於,淺底族則是常年在泥沙中尋找食物,生活困苦。
有一天,海洋之城的智者「深藍魚翁」召集了所有居民,向牠們展示了一個驚人的數據,那就是,富海族和淺底族之間的財富差距,竟然高達一百倍以上,深藍魚翁說道:“這樣的差距就像海嘯與漣漪,讓我們的海洋之城搖搖欲墜。”
第二幕:房價的漩渦
除了財富差距,海洋之城還面臨著一個更大的問題,亦即,龐大的居住壓力。隨著城市人口不斷增長,珊瑚塔和礁石區的價格飆升,對此,智者指出:“若以現今的收入水平計算,中流族需要不吃不喝二十多年才能買下一座礁石房,那些低層的淺底族,更是連夢想都無法觸及。”
居民們紛紛議論:“我們該怎麼辦?難道要永遠住在泥沙中嗎?”,一位名叫「浪花」的淺底族青年提出了一些問題:“為什麼我們不能建造更多平價的珊瑚塔,讓所有人都有機會住得起?”、“我們不是都生活在同一片海洋嗎?為什麼不能公平分配資源呢?”
然而,富海族的一位代表卻冷冷地說:“海裡的土地有限,資源稀缺,我們也無能為力。”
第三幕:工時的暗流
在海洋之城,居民們每天都需要辛勤工作以維持生活,深藍魚翁告訴大家:“我們城市的勞動時間已經是全球第五高,僅次於其他幾個勞動密集型國家,這樣下去,我們的居民將無法承受長期的壓力。”
名叫「潮汐」的一名中流族工人站出來說出:“我每天工作超過十小時,卻依然無法存下足夠的錢買房,究竟這樣的日子,還能持續多久?”,牠的話引起了眾人的共鳴,大家開始思考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
第四幕:深藍魚翁的提議
面對這些挑戰,深藍魚翁提出了一系列建議。他說:“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改變我們的未來。”
1.縮小財富差距:深藍魚翁建議設立「海洋共享基金」,將富海族的一部分資源用於支持淺底族和中流族,他解釋:“這不是剝奪,而是讓整座海洋城市更加穩定。”
2.控制房價泡沫:深藍魚翁也提議政府應該推出更多平價住宅計畫,同時,針對投機的行為進行嚴格監管,讓每個人都能擁有安穩的居所,才能避免社會不均所產生的不安定。
3.改善勞動條件:深藍魚翁呼籲實施更靈活的工作制度,例如「五班三輪制」,並增加特別休假天數,牠說:“我們需要讓每位居民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享受生活。”
第五幕:居民們的行動
在深藍魚翁的啟發下,海洋之城的居民開始行動起來,這其中,淺底族成立了合作社,共同經營小型養殖場;中流族則是積極參與政策討論,推動政府改革;甚至於一些富海族也捐出資源,支持共享基金。
儘管改革之路充滿挑戰,但居民們逐漸看到了希望,牠們發現,只要團結一致,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第六幕:浪潮中的新生
幾年後,海洋之城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財富差距逐漸縮小,房價得到了有效控制,勞動條件也大幅改善,淺底族不再掙扎於泥沙中,牠們開始搬入新建的礁石住宅;中流族有了更多時間陪伴家人;而富海族則是更能享受著一個更加穩定和諧的社會。
深藍魚翁站在珊瑚塔頂端,看著這片重生的城市,感慨說道:“我們就像大海中的浪潮,每一次起伏都帶來新的希望,只要我們攜手同行,就能創造出更美好的未來。”
後記:
這則海洋之城寓言告訴我們,社會的不平等問題如同海洋中的暗流般,若不加以應對,終將掀起巨浪。然而,只要透過教育、政策和集體行動,便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請記住:正如深藍魚翁所言的:“大海廣闊無垠,但只有平衡與和諧,才能讓它永遠美麗。”
(本文的撰寫構思取材中時電子報,2025.11.13:「台灣貧富差距到底多大?主計長坦言最富5%、最窮5%『差距達100多倍』」)
(本文的撰寫構思取材Yahoo新聞網,2025.11.13:「台北人不吃不喝26年才買得起一戶預售屋!六都全部12年起跳薪水追不上」)
(本文的撰寫構思取材中時電子報,2025.11.14:「工時世界第5多,勞團促特休變革」)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