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勞動部近日公布的「國際勞動統計」指出,我國2024年總工時達2030.4小時,僅較哥倫比亞、墨西哥、新加坡、哥斯大黎加低,高居主要各國中世界第五、亞洲第二,立法院雖然於今年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勞工新增3天國定假日,但勞團呼籲,不止增加國定假日,特別休假也要變革,雇主更要透過增加勞動條件解決缺工,才能降低工時。
據統計,我國年總工時2013年達2124小時,後來因為一例一休修法、新冠肺炎等因素讓工時降到2021年的1999小時,隨後就不減反增至2024年的2030.4小時,製造業年總工時更達2125.2小時,其中又以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工時達2258.4小時最高。
政治大學勞工所名譽教授成之約表示,企業遇到景氣熱絡的時候會先要求既有勞工加班因應,再來才會考慮使用非典型就業、增聘人力因應,因此工時在某些程度上是反映勞動市場熱絡,我國近年年總工時高也反映實體經濟熱絡,但今年遇到美國關稅等,則可能會讓總工時降低。
台灣工人鬥陣總工會理事長何政家表示,今年新增3天國定假日,未來還會推動特別休假制度變革,如遞增速度增加、上限變高等。他也提及,雖然目前假變多了,但卻可能因為缺工等導致雇主仍要求勞工出勤,呼籲應朝改善勞動條件吸引更多勞工投入,透過增加勞參率,才能解決問題。
他舉例,如有某公司輪班人員就採行「五班三輪」,較其他公司的「四班三輪」人力充沛外,員工也能獲得充分休息。
記者就該議題向勞動部詢問意見,截至發稿前已逾一周,仍未獲回覆。(時事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2025.11.1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