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命名:海闊天空
文字說明:
每周日的解壓喘息時間,就是上順民老師的課,老師常開玩笑的問大家,上他的課是不是有得到喘息,而我總是那個喊的最大聲,點頭點的最用力的學生,當初決定來上研究所課時掙扎了很久,因為進修對我來說是件奢侈的事,一來家有老小,二來就算完成了學業對我的工作也沒有任何的加分作用,因此,在碩一上學期結束時,我開始有了休學的打算,但腦海有個聲音告訴我,莫忘初衷以重拾動力。
這學期很幸運的我遇見了順民老師,老師曾說「要相信自己沒有那麼差」,但他也再補充一句「我們也沒那麼好」,沒有那麼差的原因是,老師都是用同樣的方法訓練學生,社工學分班做的到的,我們也能做到;沒那麼好的原因,則是我們不往前去嘗試,總是因為怕做不好,而不去努力、去思考、去行動。
這幾堂課中,最令人感動一句是每周老師都會告訴我們,只要你願意和老師討論,老師都會在這裡等你,彷彿一位心靈導師住進我們不安的內心,指引著我們讓我們用不同的角度看待每個議題。
第一堂課時,順民老師說同學們不管是來「喜學力」或是來「洗學歷」,都希望大家最後能夠做到喜歡學習,利用每周的十五篇的七字箴言去觀察時事,找出相關議題並踴躍提問,而我也在幾次的課堂中收集了不少順民語錄,在歡笑中得到省思,比如長照議題中,老師說以前人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現在則是「家有一老,全家逃跑,如果不跑,換你先倒」,短短的幾個宇,就反應出長照議題的最佳寫照(或許是悲歌)。
無論是從政策面或是現實面,老師總能看出一些隱憂,七字箴言中都是一周的重要議題,我發現長照,少子,教育,民生,戰爭,不同的議題,都不像表面那麼簡單,這些議題背後的意涵是需要用心去研讀,利用不同的法條,相關的文章,尋找各種的資料來佐證,一直以為老師上的課和論文書寫沒有什麼關係,但是,透過時事新聞的解析,我發現這就是論文中的引題、資料、分析,原來老師早就一步步在引導大家如何開始寫論文了。
這周日是課程的最後一周,我己經習慣把老師的七字箴言放在記事本中,邊抄錄邊思考,檢視每個議題我是否明白在說什麼,利用關鍵字找出破口,利用晴天看到不同觀點,利用老師分享的文章,看到時事新聞的延伸思辨,感謝順民老師讓我在忙而亂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喘息的課堂時間,讓我因您的七字箴言找到反思,在解答的過程中舒解我的壓力,學習的心境,也就自然海闊天空。
(蔡雅惠看見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