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
01.家訪攻擊性犬隻
02.首長霸凌勞動部
03.同儕支持身障者
04.網路騙照青少年
05.全職家務有酬化
06.預備駕照學生族
07.合理調整勞雇間
08.代謝問題徵糖稅
09.日照中心超高齡
10.福利津貼客家幣
11.軍人升等商務艙
12.西藏達賴續轉世
13.末日預言有畢提
14.社會對立重機族
15.跟騷防制四破口
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七月份的第一周(2025.07.07)所羅列出來的七字箴言包括有「家防攻擊性犬隻」、「首長霸凌勞動部」、「同儕支持身障者」、「網路騙照青少年」、「全職家務有酬化」、「預備駕照學生族」、「合理調整勞雇間」、「代謝問題徵糖稅」、「日照中心超高齡」、「福利津貼客家幣」、「軍人升等商務艙」、「西藏達賴續轉世」、「末日預言有畢提」、「社會對立重機族」以及「跟騷防制四破口」等15則的七字時事箴言,這也使得相與對應的延伸性思考,是有它嚴肅以對的必要。
首先,「家訪攻擊性犬隻」,包括比特犬、日本土佐犬、紐波利頓犬、阿根廷杜告犬、巴西菲勒犬和獒犬等5種攻擊犬危害人類事件時有所聞,對此,新北市強化稽查管理,針對281隻具攻擊性犬,違規開罰累計有25件,今年(2025年)更展開全面性家訪,顯然,從雙北到全國各地、從定期家訪到不定期突訪、從攻擊事端到動物保護、從私人宅園到公共場所、從人寵安危到照顧素養,以迄於包括攻擊、散養、棄放等動物虐待情事,直指該項動物權的文明化內涵,實有待進一步的充權教育;「首長霸凌勞動部」,勞動部勞發署北分署前分署長霸凌基層公務員案,對此,為了有效杜絕霸凌情事,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正〈公務人員保障法〉,明訂機關首長及一級主管經認定職場霸凌成立者,可處以新台幣5萬元以上1百萬元以下罰鍰,誠然,該項修法清楚界定所謂的職場霸凌,係指機關人員於職務上假借權勢或機會,逾越職務上必要合理範圍,持續以威脅、冒犯、歧視、侮辱或孤立言行或其他方式,造成敵意性、脅迫性或冒犯性的不友善工作環境,然而,推動破除權控關係、塑立中立公正調查機制,以及避免可能發生的霸凌情事,直指出來的乃是如何針對職場霸凌演進歷程,以有所防範、防備、防制和防治,而非是冰凍三尺於最終悲劇的彼此共輸;「同儕支持身障者」,同儕支持員係為一種社會支持模式,旨在透過兼具有相同障礙經驗者的引導與分享,來協助其他障者克服挑戰以提升生活質量,這樣的發想運作不僅是來自於類似同病相憐的情感支持,還包括有實際的技能分享以及迫切問題的有效解決,然而,倘若欠缺整全多層的通盤性規劃,這樣的運作模式還是無法達到培力自信和自我認同的預期效果,如此一來,對於同儕支持員的機制設計及其運作體系所關乎到經驗傳承、權益倡議、心理支持、自立生活等服務質量,便有進行檢視之必要,相關的變革工程包括有相關的變革工程包括有建立正式認證制度、納入勞動部身心障礙職類訓練項目、規劃對於同儕支持員的各項協助、建構典章制度以及促進專業團隊合作等,在這樣的反思下,更應強調專業性的重要性,也就是說,同儕支持不應只是基於相似遭遇的情感交流,更應包含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有效傳遞,唯有如此,同儕支持員方能真正成為促進障者生活自立的一股重要力量;「網路騙照青少年」,民團所進行的《二○二四青少年自拍認知及行為調查報告》,顯示去年青少年自拍裸露影像盛行率為2.14%,與2018年的1.01%相較,業已翻倍成長,此外,兒童性影像犯罪出現逐年攀升趨勢,像是從2019年的717件增至2024年的3,104件,至於,調查六都13-17歲青少年自拍裸照盛行率,青少女部分從2018年的0.5%增至2024年的1.69%,青少男部分從2018年的1.61%增至2024年的2.73%,再則,經常出現的網路騙照手法包括有網絡遊戲誘惑、假裝以照換照、高薪誘拍裸照、好奇視訊裸聊、以愛為名索照、熟人披著狼皮等6大手段,以無所不在的滲透於青少年的網路世界裡,如此一來,嫁接於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而來的裸露照片,更是讓兒少性影像成為兒少性剝削樣態大宗,並且有愈發加惡趨向,這也使得關乎到性私密影像的社會性教育,實有其嚴肅看待之必要;以及「全職家務有酬化」,LINE TODAY在首頁進行『若將「全職家庭主婦/主夫」視為一份工作,你認為月薪多少才合理?』的網路投票,有超過5萬3千名網友參與投票,這其中24.73%的網友認為合理月薪範圍應為40,001~50,000元、20.08%的網友則建議在30,001~40,000元、18.06%的網友覺得50,001~60,000元較為合理、12.94%的網友投給100,001元以上、6.82%的網友選擇60,001~70,000元,以及有4.87%的網友選擇28,591~30,000元,顯然,從全職到兼職的家事負擔、從主婦到主夫的角色演出、從無酬家戶勞動到有酬性平分工的功績福利、從家庭的自行吸收到國家的社會性補償的比例原則,以迄於給多少、誰給來、怎麼給和給了以後,又會衍生出來那些衝擊影響,直指出來該項全職家務的月薪酬勞計算,當比想像中來得深邃、複雜,更遑論於還有同工同酬、同工不同酬、不同工同酬、不同工不同酬,及其性別體制而來的性別角色刻板化、性別分工階層化和性別平權難以超克化的論述思考。
其次,「預備駕照學生族」,隨公共自行車普及,六都的國小學生族群5年來騎自行車上下學發生交通事故件數與受傷人數,出現逐年增加趨勢,教育部雖然頒布模組課程推動交通安全教育,但卻是由各縣市自由發揮,對此,民團建議包括《安全騎乘自行車》及《防範自行車事故傷害及交通法規》等模組課程,需要制定一致的講習內容,以便於進行教學成果檢驗,更應該讓學生接受騎乘自行車基本用路訓練,以及經過筆試、實地測驗過關,再由學校或警務單位發放所謂的預備駕照後才可以騎車上路(臨時道路使用證),顯然,從學生族群到全齡世代、從行為導向到認知模塑、從安全駕駛到人本交通,以迄於從依法懲治到騎行文化,直指出來預備駕照的建置化工程,實比想像中來得廣泛、深邃;「合理調整勞雇間」,國內的身障人數業已突破120萬人,對此,勞動部制定所謂的《身心障礙者職場合理調整行政指導》,並將於7月1日正式生效,畢竟,現有的工作現場及其勞動環境對於障者來說,甚為不友善和不方便,其中的緣由究竟是『態度』的不想去改、『能力』的不知從何改起,抑或是『結構性限制』的無從改起,這使得有其必要藉由行政指導以協助勞雇雙方進行溝通,並且聚焦於如何將『合理調整』融入身障就業領域的職場範疇,只不過,從強制性到自願性、從權控關係到微歧視、從合理調整成本到機會成本折算,以迄於扣緊就業歧視而來的相關行政裁罰,直指該項合理調整指引的策進作為,不單單只是技為末的變革措施,而是有其回歸道為本所關乎到社會性共融的基本提問,更遑論於人本社會的CRPD關懷意旨,這是因為,直指該項合理調整指引的策進作為,不單單只是限縮於技為末的相關變革措施,這是因為:合理調整之目的固然是,於不造成雇主或同事不成比例或過度負擔的情況下,進行諸如勞動環境調整、設施設備輔助或工作方式的靈活安排,以促進障者與其他勞動者在平等基礎上的合作與發展,然而,就其招募之前、聘僱之中和離退之後,其所攸關的乃是制度性而非物理性的環扣限制、權益保障而非福利促進的基本精神理念、社會性共好而非勞雇兩造的利益或利害拉扯、生活自立而非就業適應的全人發展,以迄於如何從就業擴及到就學等範疇,抑或是從公共場域延伸至私人領域之深邃複雜的綜融性思辨,誠然,觸目所及的皆是不甚枚舉的有礙環境,這也讓障者族群就只能自我設限於成為弱勢的隱者,如此一來,即使是導入合理調整的指引機制,充其量只是從『完全的不友善』進階到『合乎規定的友善』,至於,包括行為認知及其換位思考的『人本友善』,終究有其事不關己的文化主義使然,西方的人權文明,如何鑲嵌於東方的人道靈魂,之間的貫通與落差,又豈止於典章制度便可以一次到位的,這當中所糾結『法—社會』與『社會—法』的人本觀念,著實需要有涵蓋理念、政策、立法、行政及其服務輸送的通盤性檢視、規劃;「代謝問題徵糖稅」,國健署2024年資料顯示,國人成年人過重與肥胖比率已達到50.8%,三分之一以上成年人罹患代謝症候群,導致糖尿病盛行率逐年增加,這其中2017年至2020年間之50歲至59歲糖尿病占比達14%,60歲至69歲更是超過兩成,外界普遍認為這與國人嗜喝手搖等含糖飲料有關,因應此一全臺胖子愈來愈多及其糖尿病人口突破250萬人,並且每年新增2.5萬人,而且20至39歲青壯年盛行率持續上升等加惡趨勢,民團、學界提出比照外國課徵糖稅或糖捐等指定稅捐,顯然,從主管機關到民間團體、從非營利組織到營利單位、從含糖飲料到味覺口感,以迄於包括家庭組成、外食人口或是工商社會等含糖大環境,點明出來訴諸於糖稅或糖捐的課徵,當只是某種以價制量的短期性效應,真正的癥結之處,乃是要如何從行為導正以內化到認知模塑,進而找出國人適性健康維護的自我保健之道;「日照中心超高齡」,從長照2.0進化到3.0的其中一項重點,便是社區型日間照顧中心的布建涵蓋率,固然這是對於在地老化照顧服務的一項重要探索,但是,背後所潛藏整全多層的命題思辨,宜有通盤檢視之必要,這其中包括:(一)扣緊長期照顧服務的微視範疇,涉及到「給什麼人?」、「什麼人來給?」、「給什麼?」、「怎麼給?」、「給了之後,又怎麼樣?」等概念項目;(二)鎖定長照服務的人口對象,涵蓋從所有法定老人的人口群體、老老相互扶持的高危險人口群體、特境或脆弱的標定人口群體、真正使用服務到的人口群體等篩選機制;(三)關乎內涵因素的運作架構,包裹可及性、可近性、權責性、整合性、便利性、負擔性、可接受性、品質;以及(四)攸關到整體性、連續性、適當性、回應性等項目設計的考量面向;以及「福利津貼客家幣」,為了傳揚客語文化,鼓勵民眾深入客家庄體驗客家生活,藉此活絡客庄經濟,客家委員會推出高達28萬份的客家幣,每份面額價值等同新台幣1,000元,除了已獲表揚的客語家庭成員以及通過2025年客語能力認證者等被列為發放對象外,18至49歲的本國民眾青壯年,登記後有中籤就會領到,同時,為避免系統塞車,7月1日上午9時開放身分證字號尾數0、1登記,7月2日開放身分證字號尾數2、3登記,7月3日開放身分證字號尾數4、5登記,7月4日開放身分證字號尾數6、7登記,7月5日開放身分證字號尾數 8、9 登記等分流登記模式,以及7月6日至7月30日中午12時,符合資格者皆可登記的全體登記模式,預計在7月30日下午2時抽出28萬名的客家消費幣幸運兒,顯然,從幣值誘因到機會成本、從好康福利到權利義務、從消費主義到文化傳承、從特定年齡到全齡跨世代、從登記抽籤到一體適用、從福利津貼到配套措施、從需求評估到效益評估、從客家族群到所有人口,以及對於該項『代幣津貼』的規劃思維判准,又要如何超脫狹隘的政策性福利,藉此直指如何讓移民社會得以擁有海納百川的巨流河胸襟,況且還有文化部針對16到22歲青年發放每人1,200點的文化幣,抑或體育署每年常態性發放16歲至22歲國民每人500元的青春動滋券等,當代津貼政治的脫序性施政,這又豈止於一個亂字可以了得。
最後,「軍人升等商務艙」,賴清德總統《團結國家十講》的第四講主要是聚焦於國防,但是,在講演中卻是要求交通部給予軍人自動升等商務艙福利,只不過,是否隨興演出的這一番談話,卻讓航空業者炸鍋不已,同時,也不解實務上要如何操作配合,對此,主管機關交通部則是緩頰回應將會繼續與航空公司協調,來為國軍袍澤提供更多貼心、實用的禮遇服務,顯然,從7月1日起,只要是在我國機場搭乘國籍航空國際線航班,出示軍人身分證,本人即享有『優先登機』的禮遇服務演變到『直接升等』的全民買單,攸關到官士兵誰能升等的優先順序,抑或股東權益之具體保障的該項總統率性談話,顯然違背從政策、決策到對策,所應該要有的行政管理機制設計,徒留下來的又豈止於一遍譁然,可以了得,況且還有從特定職種以延展到所有職業的積極性差別待遇思索;「西藏達賴續轉世」,流亡印度的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透過電視談話宣布將會延續已歷經長達600年的轉世制度,確認在其逝世之後仍會有繼任者,並且將由所指定的基金會負責尋找轉世靈童,藉此否定北京試圖任命西藏精神領袖的正當性,顯然,糾結於政教合一的西藏和威權統治的內地,以及擺盪於克里斯馬的正當性及其法理統治的適法性,該項神聖與世俗之間的相互拉扯,依然成為歷史巨流河裡的湧起泡沫,持續進行交戰;「末日預言有畢提」,日本漫畫家龍樹諒在其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中預言7月5日將發生地震及海嘯等大災難,隨著預言末日天數的倒數,該項末日預言的終末論(Eschatology),究竟是比馬龍效應的所謂自我應驗預言成真(self-fulfilling prophecy),抑或從而正視天災、人禍所應該要有災變管理的憂患意識,此一隱含集體性的社會心理認知模塑,將會是用以檢視末世論的一項自我反思課題;「社會對立重機族」,根據交通部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民眾對於重型機車上國道的看法,仍然是偏向於反對的這一方,有超過60%的民眾表示不贊成,僅有一成的受訪者支持全面開放重機上國道,即使是支持有條件的開放路權,藉此還給重機騎士的行駛空間權利,但是,一般民眾對於重機上國道的支持度仍然不高,畢竟,重機上國道的議題是一個複雜且具爭議性的問題,涉及到交通安全、社會共識和政策推動等多方面的因素,這也彰顯此一議題在社會認知層面並未隨時間推移而出現明顯改變,需要的是反而是更多整全、多層的社會性對話;以及「跟騷防制四破口」,〈跟蹤騷擾防制法〉上路三周年,執行的效益困難重重,對此,民團公布民間版修法版本,提出性或性別要件認定困難、相關罰則輕微難阻累犯、保護令核發耗時且保護不足,以及加害人處遇門檻過高等四大執法漏洞,以利於修法補強對於受害者的人身安全保障,畢竟,從跟騷犯罪的構成要件和判斷困難到仍需開庭審理無法逕裁致使出現即時保護不足,連帶地,相關的罰則過輕難以達到嚇阻效果,以及對於執行加害人的處遇門檻過高,而讓被害一方更形陷入身心恐懼的加劇情境之中。
總之,高達15則的時事新聞箴言化,背後所實有的是從臺灣島內到地緣政治、從疫情火熱到後疫情善後、從政治到經濟或其它以及從法令到典章等生活序曲,對此,多些達觀來看待從「COVID-19」到「後疫情社會」的生活樣態和世間百態,至於,糾結於『個體(蘋果)-制度(木桶)-環境(製造商)』所顯現出來的這些整體社會事實(holistic social fact),更是說明: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它隨時在做改變。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