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命名:準備大步行
文字說明:
某日一早行經基隆田寮河沿岸12生肖橋時偶見公車窗外約7、8隻的「橋樑間的鷺鳥」黃頭鷺,撿拾樹枝交給雌鳥築巢的景象,只是這群鷺兒未能在竹林、相思林或木麻黃林等田園自然環境間築巢,而是在車來車往、人來人去的大馬路,因地制宜的進行撫育下一代的使命,這群夏候鳥接著又將於9月離臺到南洋渡冬,翌年3月再飛返臺灣繁殖,而在臺灣春分後的季候正是牠們的繁殖期,鷺兒這等靭性真是值得驚嘆,而我們碩班也在4月穀雨時節依學校排定期程進行每一大關應執行的任務。
有些計畫起源於一些慣性記錄,而思緒的開始可以是來自於觀察,就像路上觀察學拾街尋味,近期碩專的大事除了賡續修習學分外,也依校各項修習期程步步前進中,老師課堂間有提到戰略、戰術及靜下心等詞,或許皆是目前需要的思維,之前有書寫一篇《法國每年四分之一青少年遭霸凌之反思》一文,收穫到以小題小作之深度論述進行的邏輯思維,而近期又有報載一篇《14歲少女長期遭性霸凌,遺體被挖出……悲劇的背後,多少人都是共犯?》,看來數位的一指之便及快速,引伸可大可小的社會議題及青年世代的危機,這論題對自己來說僅是關注,但也讓自己朝不為自己設限論文題目的可能性。
回首文大的學習歷程,與學同在、109期班的刻苦學習之城,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之日」不停歇,我們班也有801、802及204室的回憶,如老人與狗、小朋友陪讀、學武術的教授及大家公認的有才叔叔,叔叔於高統課程無私的教予同學,讓大家學習路上多了有力的肩膀;休養一段時日後見面的同學,因為有她如八爪魚般的敏銳觸覺及高敏感度,早早就以《影像記錄》班上共學、共患難及齊歡笑的情景,讓大家的學習路多了點滴回顧的畫面;而甫執行的《移地學習》重責大任也委由班上的幾名大將緊鑼密鼓的策畫,形塑109年青兒福的團結;一班之長溫暖但有效率的義務協助並傳達各項學務等,加上課堂間讓大家有許多會心一笑的「關鍵點」,都是我們班特有的有趣符號,如柴契爾夫人、F4、新手媽媽、視網膜剝離、肉桂卷、YOYO、阮氏或艾艾貼、小朋友的媽、elim及理財專家等等,這跟《順民語錄》都會是回首來時路時的生命經驗及滋養的能量。
學習即是爬梳脈絡,從細節探究,也就是這等的魅力,不論讀碩班求學的企圖及目的是什麼,至少,課堂上有教授,針對他們所擅長的領域開課、授與學生專業訓練,同時訓練、指導自己的學生做研究、撰寫論文,另外也有一群重要的夥伴,援引之前同學PO於群組的【同學是沒有血緣的親情】這篇文章,同學一旦同了「學」,就是永遠的「同學」,要比每個人的名字更重要、更溫馨、更具魅力。
班上現除了《高統》一詞是共同語言外,論文「題綱申請表」亦是,也有即將修畢學分的同學準備大步行了,另課堂中常會聽到「如是因,如是果」,而在學習的空間裡,沒有年齡的差距、沒有職位的侷限,但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大家,一起觸動熱血的學習果實,學業作為一種載體,不只為我們探索自我的極限,也承載了不同時空學習的記憶,記錄每個階段所經歷的學習軌跡,或許定位就是終身學習,不論如何邁開步伐,就像夏候鳥飛越大半地球般,勇於接受面對,這就是一件美好的事。
(朱含看見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