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命名:綠牡蠣事件
文字說明:
去年夏天,新竹社區大學舉辦「田調與策展培力工作坊」,為期八周的課程主要是聚集於一群對家鄉熟悉也陌生的新竹公民,這其中也包括一位臺北女孩的我。
1980年,新竹科技園區作為臺灣第一個的科學園區,群聚效應早已成功建立知名度,在全球發光發熱,然而,2004年的年底,香山區卻已有超過百年的養殖海域,並且出現了另類的「綠色奇蹟」,綠牡蠣含銅量之高,超過了世界平均值的40倍,而被稱為是「科技綠蚵」,以和新竹科學園區併稱為新竹的兩科。
社區大學培養公民意識以成為監督社會的力量,我們則是從訪談沿海職人開始,大哥看著沿海產業的潮汐班表,精準的在退潮時,駛著號稱香山濕地保時捷的鐵牛車,沿著由蚵殼鋪成的小徑前進,遠眺飄揚的旗幟,那兒便是林大哥的蚵田,是上一代所傳承的寶地,不管,天氣、水溫如何,這片蚵田是每天必須守護的。
跳下鐵牛車的大哥渾身散發屬於職人的自信,腳上穿著撻米仔更容易行走在這片「黏人」的土地,不厭其煩的巡視照料蚵田,以讓小蚵仔有機會成為大生蠔;扛起一串串由蚵線綁成蚵殼,細心綁勞固定於蚵架上,預備野生蚵苗在漲潮時能安心附著的家。
「愛拼才會贏…」唱出沿海打拼的士氣,這是平凡幸福的一家人,是香山居民們勤奮堅韌的縮影;手裡是一把剖蚵刀,是產業的工具、家族的核心,是訪談撬開話夾子的最佳鑰匙。
只是,談到綠牡蠣事件時,大哥將肥美的牡蠣湊到眼前:你有看見是綠色的嗎?國內外皆能「看見」綠牡蠣,其生物特性反映出該時代環境的變化,這更是一項對於環境汙染的生物指標。
共存於這個世代,共享著同一片大海,我們從田野出發,透過學者和耆老們的文獻與經驗、老家抽屜裡的族譜和老照片,反覆牽動我們與土地彼此深刻的情感連結,這是一種田野的滋味,但也包括揮之不去的綠牡蠣!
(葉書涵看見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