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命名:沒有惡意就不是歧視嗎?
文字說明:
四至五月是布農族舉行傳統祭典-射耳祭的季節,而每年在這個季節,也會辦理「全國布農族射耳祭暨運動會」,集結分布南投、高雄、花蓮及台東等地的布農族人,然而因新冠狀肺炎疫情影響,該活動延期至十月中旬的周末舉辦。
雖然過了射耳祭的日子,但是,來自於全台各地的布農族人們仍齊聚一起,為自己的鄉爭取榮譽、大展身手,除了激烈運動賽事之外,當然,更是少不了布農族傳統八部合音(Pasitbutbut)、報戰功(Malastapang)的傳唱。
回想數月前,廣播金鐘獎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羅小雲,在記者會上公布原住民族廣播電台《原聲探索》節目入圍時,發出了「吼吼吼」的叫聲,甚至反問「欸,你們是不是應該這樣叫啊?」,掀起外界一片譁然,也再度引法台灣主流社會原住民族的「微歧視」討論,身邊的朋友也多次問到,為什麼這是歧視?不就是開個玩笑嗎?
臺灣布農族的「報戰功」或稱「誇戰功」(Malastapang) ,傳統上由男子在射耳祭或其他重要祭典場合時,圍著圈、傳遞酒碗,由領者起頭,接著逐一大聲呼喊著自己的英勇事蹟,以規律的、簡短的布農族語誇耀著自己狩獵的戰功,最後大聲地報上母親的家族名,宣告著我來自哪個家族、以光宗耀祖,這也是顯示獵人們勇武的精神。在家族的男子誇耀戰功之時,站在外圈的家族女子,則會隨之拍手、舞動,與勇士們同聲歡樂、誇讚勇士,這是一個神聖莊嚴、但又歡喜的儀式。
回到歧視的問題,前主委羅小雲在不了解文化脈絡之下,就以為「原住民都是這樣叫的」,即便是無心也詆毀了Malastapang在布農文化中重要的意義,因為在前面提到了,這是一個莊嚴祭儀,也是族人們十分重視得傳統,但卻被當作玩笑,這就是歧視。
這也讓我想到,接觸原鄉青少年時,孩子們常苦笑說,到了平地念書,時常被嘲弄「你是不是都騎山豬上學?」、「你們是不是都每天喝酒?」,學校師長們只要一有歌唱比賽、運動賽事,就一定會說:「你是原住民,一定很會唱歌/運動,就你去吧!」。
歧視以各種隱微的方式,隱藏在主流論述裡,並持續在這個主流社會裡複製、流竄,漸漸加深了刻板印象,默默傷害社會裡脆弱的那一群人,這就是「微歧視」,而這樣的「無心」、「沒有惡意」,難道不是歧視、沒有造成傷害嗎?值得你我一同省思。
(許鈺袖看見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