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命名:電影欣賞的各種眼界與覺察自我的反思
文字說明:
我喜歡看電影,各式各樣的電影都看,尤其喜歡看每年影展的「非主流電影」,看看這些獨立製片的電影工作者,在沒有背後有著龐大金援的製作預算下,所製作出來的電影。
這些電影往往更能反映出小市民、小人物的生活日常寫照還有心境,從一般市井小民的眼所看出去的世界。
喜歡看的電影,我會反覆看好幾次,有次和朋友聊到這個話題時,他說覺得這樣很浪費時間。
但在我跟他解釋我為何要這樣做的時候,他沈默了…並且開始思索我的做法~如何從一部電影的不同「眼界」,去看到以前從不曾看到的角度、思索的方向。
我告訴朋友~為何有些電影我會反覆的看?因為我在每次看的時候,都會從不同的「視角、身份、眼界」去演繹這部電影…
說得白話一點,我會從劇中主角的角色去思考,如果我是主角的角色、遭遇,我會怎麼反應?
再看一次電影時,我會從導演、攝影師、編劇、配角…的角度去思考:
如果我是導演,這裏為什麼要這樣演?他想傳達的意圖是什麼?
如果我是攝影師,為什麼在那個時刻會特寫主角的臉部表情?為什麼那個鏡頭要拉廣角?這個場景有什麼隱藏的含義?
如果我是編輯,他為什麼要寫這個橋段?這是在為什麼事鋪梗?
如果我是配角,如何當個稱職的綠葉?
欣賞一部電影,可以同時學到好幾種人生角色的樣貌,卻不用真實的去經歷片中人物所經歷的傷害與生死;欣賞一部電影,可以如同一次經歷多種人生角色,算是很划算的。
用不同角度、不同的視野去看電影、看事情,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擁有多面向的成長。
也可以過一段時間再重新回頭審視舊有的事件,反覆咀嚼,看看現在自己對該事件的看法是否改觀?如果改觀了,是什麼原因讓自己改觀?
學習「覺察」自己、感覺自己的感覺,並且試著去詮釋自己的感受,在這個世代來說是更加需要去訓練的。
因為我們從小到大所受的教育,幾乎都著重在數理邏輯上,對於「感覺/感受」方面的表述甚少著墨,也幾乎不受重視,一旦遇到內在湧現的積壓情緒、或是自己感覺到了一些什麼,數理邏輯的頭腦及多年養成的習慣慣性就會馬上跳出來阻擋,告訴自己:「我想太多了!這只是我的胡思亂想罷了!我一定是太累了…」
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對事情無感、對自身的情緒、身體無感、再來就對社會、外在環境無感、痲痹,而無法覺察。
覺察是一門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當下在什麼狀態的功夫,覺察自己並不是什麼高深的技巧,它需要的只是我們將注意力拉回到自己身上,去觀察現在的自己與上一分鐘的自己有何差異?
能夠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活在當下」,就是一種最好的覺察。
(林浩綸看見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