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命名:關懷據點的晴天
文字說明:
自2018年3月底起,我國正式邁入「高齡社會」,人口每7人即有一位超過65歲以上的老人,而預計在2025年時即會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一位老人,於是針對「老化」的相關議題及研究如雨後春筍般的蓬勃發展,其中討論到年長者需求的部分,較為普遍的大致分成四個方向:健康醫療、經濟支持、心理調適與支持及生活照護需求,而「心理調適與支持」則與社政相關、與社會工作者服務內容僅僅環扣,所以在這裡提出一些長照服務的經驗與看法作為分享。
4月初清明節過後到中旬,關懷據點幾乎只有一位原社區的長者就近來晃晃看看,5月中,每天將近10位,到6月起幾乎每天都超過據點服務15位的名額上限,在努力經營聯繫的過程中,發覺到幾點與長者產生連結的特點:
1.長者來關懷據點要的是什麼?我希望給他們的是生活中的色彩,在兩個小時的活動裡,我不需要提供社福諮詢,他們可以去當地社政單位詢問更直接、正確的服務;我不需要提醒他們衛教須知,因為他們的年紀早已看遍大小醫院、診所及領藥處,他們比我更多適合自己的衛教資訊。他們欠缺的是什麼?孩子大了、孫子上學或遠在他鄉,我相信他們要的是生活上的歡笑,所以我千方百計在活動設計及韻律運動中帶給他們歡樂的包裹。
2.進來據點就是家人般的自在。在90幾到60幾歲的範圍裡,簡單的稱謂其實埋藏著互動熟悉的距離。同樣是80歲左右的女性長者,可以直呼名字、可以稱呼阿姨,也可以叫聲「奶奶」,這稱謂隨著互動上的拿捏可以出現三代的差距而不會有所忌諱。至於,在男性長者方面則是大哥、爺爺的叫著,甚至對半邊中風坐輪椅的長者叫聲「大ㄟ」,從此與他建立了緊密連結的自信滿足。
3.服務長者就像是服務業,開門笑臉、開口笑語。長者每每還沒進到據點內,都會大聲高興的跟他們打招呼,希望讓他們進來時能夠開始接收也許是一天唯一充滿歡樂的兩小時;其實我沒有必要將自己建設成一個負有心理諮商能力的社工,我提供的是一個健康活動的場域,在這裡不會有生澀的醫療、社福字彙,不會有在家也可以看電視的影片欣賞,每日的主題活動和律動,不會有聊八卦的時間;即使像是他們孫子幼稚園玩的手作或遊戲,也都被一一以「延緩失能」的效果解說清楚。我想,這裡我給他們的是尊重與歡樂。
在僅僅一、兩個月的時間裡,也許是我想單純了,但是,我真的相信進來據點的長者們多少增加了生活上的趣味,否則他們是不會再來「浪費」時間的(儘管他們的時間很多,哈哈)。
看著據點成立之初到現在豐盛的活動照片,從春天到炎夏,即使是走到人生的秋天或冬天,希望他們能在這裡天天都是一個溫暖的晴天。
(翁一德看見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