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主題命名:娃娃爸爸的晴天
文字說明:
我們叫他「娃娃爸爸」,娃娃爸爸今年67歲,早發性額顳葉退化型失智症,民國97發病至今,嚴重遊走,語言、工作執行、溝通、社交活動、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出現問題,家人24小時照顧耗盡心力急需喘息時間,於是將他送到日間照顧中心。
105年5月,到日間照顧中心第一天發現他對架上的娃娃有興趣主動拿下來抱在手上,照服員也發現抱娃娃時他的情緒比較安定,於是乎,每天一早到中心時便讓他照顧這個娃娃,他走到哪裡都帶著娃娃,於是得到「娃娃爸爸」的稱呼,娃娃爸爸嚴重遊走無法定下來,每到下午憂鬱哭泣,即使大小便滿出來了也不讓照服員更換,勉強他則掄起拳頭有暴力傾向,面對這樣的個案照服員內心非常掙扎,到底要不要跟督導反應無法給予適當的照顧無法接案,在內心煎熬中時間一天天過去,面對遊走的娃娃爸爸在角落給他一個專屬的座位,牆上貼他的照片、桌上貼他的名字,有機會就引導他到這個角落指相片,指姓名告訴他這是他的位置,漸漸地,娃娃爸爸可以在這個角落坐下來讀書、拼圖。
105年7月,將娃娃爸爸的專屬座位,由角落移到客廳後方讓他由遠處觀看團體活動,初期娃娃爸爸會把桌子移回角落,同樣地,我們有機會就引導他到客廳後方坐位,二周後他不再將桌子搬回角落,看著客廳中進行的團體活動偶爾也會跟著大家一起笑。
105年8月,安排他到客廳中央跟大家一起參加音樂律動,發現娃娃爸爸的肢體動作反應不錯,可以跟上活動帶領者步調完成大部份的動作也能夠專注的全程參與45分鐘的音樂律動課,此時的職能治療師加入每周一次二小時帶領認知訓練。
105年10月,撤掉客廳後方書桌將娃娃爸爸坐位安排到客廳中,用餐坐位也安排到餐廳,嘗試加入團體一起參加早操、運動、團康等活動,一起排隊洗手就位用餐,此時娃娃爸爸遊走情形大大降低,情緒穩定不再有暴力傾向,帶領如廁成功率提升,也能加入特定團體活動,除了跟直接照顧的護理師、照服員互動外,跟社工、外勞也有互動,職能治療師持續每周一次二小時帶領認知訓練。
105年11月,從家屬處得知娃娃爸爸失智前喜歡打桌球,於是在復健區設置桌球桌,照服員、中心長輩、社工、外勞每天跟他打桌球,娃娃爸爸知道誰的球技好,面對初級的對手娃娃爸爸便緩和的陪練球,面對球技好的對手則是攻勢淩厲殺球,殺的對手哇哇叫,中心多了許多歡笑,現在連互助家庭的長輩也聞風來跟娃娃爸爸對戰呢!
105年12月,其實照服員早就將娃娃收起來,娃娃爸爸早就不需要娃娃給他安定感,到中心就跟著團體做早操、用點心、吃午餐、打球,雖然還是喜歡到處走走逛逛,但是,大家都知道那是他的習慣,就像有人喜歡靜態活動有人喜歡動態活動而娃娃爸爸則是喜歡到處走走。
後記:
看著娃娃爸爸的每一個轉變當下內心的喜悅還歷歷在目,猶記得第一次願意讓我更換復健褲、第一次成功帶去小便斗前尿尿、第一次參加團康活動、第一次聽他說自己名字、第一次飯後漱口、第一次飯後刷牙、第一次帶他去坐交通車不需要抱娃娃在前面引導,這些小小的事可以讓我開心到跑去跟督導分享那一件事他自己做好了吔!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帶給我很大、很大的感動。
找到對的方法,轉變的那一天,終究是會到來的!
(王海倫看見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