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九月底接獲調換教室的通知,雖然是因為修課人數的暴增所致,但是,心中還是嘀咕著大班的上課品質,只不過,使命以必達的教職工作,只得告訴自己另行啟動找車位和勘查地形的前置作業,以便於讓緊鑼密鼓的課程講授得以順利進行。
週三的一大早,便疾駛於陽明山的仰德大德,一方面新聞報導山上還是處於1,500戶停電的搶修狀態,至於,文大校園的重整進度,也讓第一次到新地點與新教室上課的我,平添些許的忐忑與不安,只不過,抵達校園之際,已經是恢復尋常樣貌的校園景象,卻彷彿還在牽引著好奇心的我,想要一窺究竟以了解大賢館舍內的動線情形,畢竟,對於這些老舊建物來說,走過四、五十的時光隧道,是否還可以在第一時間裡以安然渡過相迎而來的風雨天災。
事實上,歷經一番的尋尋覓覓以攀登到大賢館舍,觸目所及的乃是涓細的水灘滾洦於走廊與課室之間,更遑論星羅棋步棋般的枯葉樹枝,正裝備著以應付我們這一群的入侵者,然而,剎那的想像思緒,很快地被嘎吱作響的清潔打掃,轉頻為務實的善後工作,也就在這半小時的等待時間裡,思吋待會兒要如何讓陸續到達的學生們,得以一起捲袖拉褲管來協助單打獨鬥的外包阿姨,以完成該項愛校行動的『Impossible Mission』。
感恩這一群的文化小寶貝,擱下手中的早餐,以迅速完成找拖把、掃杓、水桶、抹布、刮水器等相關的佈建工作,雖然在行進之間,略顯笨拙乃甚至於因為不了解清潔打掃的工作訣竅,而出現做中學習的當場隨機教育,但是,終究在眾志成城的集體結氣底下,一個多小時的愛校行動的館舍復原任務。
誠然,被冠以媽寶的新生世代,少的是相互協力的共好機會,因此,在『境教』的氛圍底下,妳、我雖然沒有相同的過去,但是,這一次的愛校行動卻是可以找到未來共同打拼的初念,也祝禱這一群的文化小寶貝,更加懂得知福、惜福以再造福,畢竟,人生旅程的施與捨或是得與失,不應該是陌生的兩造,而是一種互為主體性的生命關照。
或許,日後颱風過後的第一堂課,都可以成為某種潛規則的彼此默契,藉此不分妳、我以捲袖拉褲管來共同守護我們的校園,至少,過客如妳、我,在駐留某些集體記憶的同時,愛校行動是可以作為一項的轉轍的舖陳力量!
最後,文化小寶貝們記得要告訴老師:要如何進行延遲近一個小時的社會學補課作業,當然,周三這一次生活社會學的實作教育,妳們的表現已經是超修進度許多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