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前情提要:
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今年(2025年)前九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新台幣47,751元,年增3%,創25年同期新高,累計的總薪資達56.2萬元,年增3.67%,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九月經常性薪資低於平均數的員工比率為69.77%,亦寫下歷年同期的新高,此外,經常性薪資上升,主因是最低工資調升以及廠商普遍調薪帶動至於,非經常性薪資成長,則是與景氣和企業營收表現關聯度高,如此一來,實質經常性與總薪資均維持正成長,且總薪資增幅更高,顯現非經常性薪資貢獻度較大,特別是電子業熱潮,明顯拉升整體平均,換言之,從產業、行業到職業的不均情事,當比想像之中來的嚴峻。
………………………………………………………………………………
在遙遠的經濟島嶼上,有一片繁忙的森林,名為「薪資森林」,這片森林裡住著各種動物,每隻動物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有的負責建造,有的負責耕種,有的則是守護者,這片森林的運作,主要是依靠著一種特別的「薪資果實」,這些果實是森林經濟運作的核心,也是每隻動物維持生活的重要資源,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薪資果實的分配變得越來越不均,甚至引發了整個森林的動盪。
第一幕:不均的薪資果實分配
有一天,森林裡的統計鶴飛上天空,展開牠的大翅膀,向所有動物宣布了一個消息:“根據我們的調查,森林裡有近七成的動物,每天獲得的薪資果實數量,低於全體動物的平均值。”,統計鶴停頓了一下,又補充道:“而且,這個比例,創下了歷年同期的最高紀錄!”
這個消息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陣陣漣漪,動物們聽後議論紛紛,兔子工匠低聲說:“難怪最近我的胡蘿蔔存量越來越少,連給小兔子的口糧都快不夠了。”,松鼠商人則是搖搖尾巴說道:“是啊!我每天辛苦地收集堅果,但怎麼感覺越來越難存下來?”
統計鶴繼續解釋:“我們發現,這是因為少數高薪動物的薪資果實數量大幅增加,導致整體平均值被拉高,而大多數動物卻未能享受到這樣的增長。”
第二幕:兩個極端的世界
在森林的另一端,有一群被稱為「高薪族群」的動物,牠們是電子業的狐狸、科技業的老鷹,以及金融業的獅子,這些高端動物因為掌握了先進技術和資源,每天都能獲得大量薪資果實,過著奢華的生活,像是狐狸住在用金色葉子搭建的樹屋裡,老鷹則在高空中建造一座可以俯瞰整個森林的華美巢穴。
相形之下,低薪族群的動物們卻是面臨著截然不同的生活,牠們是紡織業的刺蝟、橡膠業的烏龜,以及製造業的河馬,在這些傳統產業工作的牠們,每天辛勤工作,但獲得的果實卻只能勉強維持基本生活。刺蝟嘆氣道“「我們每天加班工時創下新高,但果實卻沒有明顯增加,這樣下去怎麼辦?”,烏龜也嘆氣道:“我們這些傳統產業似乎被遺忘了。”
第三幕:智者貓頭鷹的建言
就在此時,森林裡一位德高望重的智者貓頭鷹出現了,牠是森林裡最博學多聞的學者,專精於經濟社會學、產業社會學以及批判社會學,牠聽聞薪資果實分配的不均問題後,召集了所有動物舉行了一場「薪資論壇」。
智者站在一棵高樹上,展開翅膀說道:“我們需要去正視這個問題,經常性薪資和非經常性收入之間的不平衡,正在侵蝕我們森林的經濟安全與生養能力,如果不採取行動,我們未來將面臨更大的危機。”
他繼續解釋:“首先,我們要了解,經常性薪資是所有動物每日辛勤工作的直接回報,非經常性收入則是透過資產或其他方式獲得的額外收益,然而,目前我們森林的大多數動物,僅能依靠經常性薪資維持生活,只有少數的高薪族群能夠依靠這些主動收入壯大自己的財富,進一步拉大了貧富差距。”
第四幕:具體行動計畫
貓頭鷹智者提出了幾項的具體建議:
1. 提升低薪族群技能:智者指出我們需要提供更多學習與培訓機會,讓低薪族群能夠掌握新技能,以應對快速變化的產業需求,例如,可以設立『技能提升學院』,教導刺蝟如何製作更精美的布料,或幫助烏龜學習自動化生產技術。
2.建立公平分配機制:貓頭鷹建議也要設立一個「薪資平衡委員會」,由各行業代表共同討論合理的分配方式,牠說:“我們需要確保所有動物都能獲得足夠的薪資果實來維持基本生活,同時,也要鼓勵高薪族群回饋社會,促進整體發展。”
3.推動產業轉型:智者強調傳統產業需要轉型升級,例如紡織業可以結合創新設計,提高產品附加值,而橡膠業則可以探索環保材料的新方向,只有產業升級,我們才能讓更多動物享受到經濟成長的果實。
4.促進社會流動:貓頭鷹智者最後呼籲,我們必須打破階層固化,為所有動物提供平等的機會,無論是出生在高薪族群還是低薪族群的那一個族群,每隻動物都應該有機會通過努力,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第五幕:合作共榮的新未來
在論壇結束後,動物們開始採取行動,一方面成立了「技能提升學院」,並制定了新的薪資分配政策,而高薪族群也開始主動回饋來善盡社會責任,例如狐狸捐贈了一部分果實,用於建設公共設施,老鷹則是分享了牠們的技術經驗。
幾年後,薪資森林逐漸恢復了平衡,低薪族群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而高薪族群也因為整體環境的改善而受益,貓頭鷹智者欣慰地說:“這正是社會流動與均衡發展的改變力量,我們每隻動物都應該記住,只有合作與共榮,才能讓整片森林更加繁榮。”
後記: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現代社會中,經常性薪資、被動收入及經濟安全等問題息息相關,只有透過提升技能、推動公平分配、促進產業轉型與社會流動,我們才能實現真正的經濟平等與社會和諧,讓我們以薪資森林為鑑,共同努力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請問自己:
是否忽略了提升自身技能的重要性?
是否關注過社會上弱勢族群的困境?
是否願意為公平分配與社會和諧,貢獻一份力量?
(本文的撰寫構思取材經濟日報,2025.11.11:「近七成員工薪資,低於平均」)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