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約有8%的5歲以下兒童出現發展遲緩,但台灣僅不到3%,並非兒童發展狀況特別優異,而是鑑定能量不足。新北市議員彭佳芸3日針對「新北兒童發展評估量能不足」提出質詢,彭表示,根據衛福部統計,新北市連自己訂定的初評及複評目標值都無法達成,兒童聯評量能與市民實際需求仍有非常大的落差,在人力和預算上應該趕緊補足缺口。
彭佳芸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約有8%的5歲以下兒童出現發展遲緩,但台灣僅不到3%,並非兒童發展狀況特別優異,而是鑑定能量不足。全台近半數遲緩兒童在3歲以後才被發現,錯過寶貴黃金療育期,新北市去年雖將服務人次自5000提升至6400,但仍難以因應需求。
彭佳芸指出,中央近年推動「各地方政府推動兒童發展聯合評估服務計畫」,補助新北市成立12家兒童聯評中心,其中三重聯醫更是新北唯二重點聯評中心,自己卻仍經常接到市民掛不到號、等待報告時間較久的陳情。
彭說,衛福部請新北市自行評估訂定初評案件80%可於30天內完成的目標,本市達標率只有65%更是六都之末。建議市府盡速估算缺口回推需求人力及預算,編足後送議會審議通過。
去年開始衛福部除了補助全國兒童7次預防保健之外,也加碼補助6次的兒童發展篩檢費用,但全國執行率僅46%,許多小孩往往錯失第一時間的評估契機。彭佳芸建議,市府可研議直接入托及入園辦理,直接銜接聯評及療育資源,減輕家長時間上的負擔。
彭佳芸說,新北市從通報到進入療育服務往往歷時3個月以上,程序環環相扣導致孩子錯失介入契機,也應檢討如何縮短流程。(時事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2025.10.0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