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立仁愛之家雖然早於多年前裁撤,但仍有占地3.76公頃的仁愛之家實體建物。早在多年前市府就有意透過促參案將其轉型為長照園區,但歷經4次招商均流標。市府經重新檢討,擬推動「基隆市福利綜合園區」,除長照服務外,園區的1/10還可打造「全齡無障礙宅」,預估於今年9月進行民間自提可行性評估公告。
基隆市政府多年前就打算以促參案的方式,吸引民間業者投資興建、管理長照服務園區,以提升基隆市的長照服務能量。自2019年開始,市府就積極招商,但前後4次流標。
去年監察院監察委員巡視基隆時,也特別提到此案,要求市府重新整理全案,思考其他的可能性。為此,市府重新規畫,由原本《促參法》第42條的「民間參與政府規畫公共建設」,改成第46條的「民間自行規畫申請參與公共建設案件」。
市府將全案定調為「基隆市福利綜合園區」,除原有的長照服務外,也加進全齡共融的概念,其中,現有3.76公頃的範圍內的一成,還可打造為「全齡無障礙宅」。今年7月參與財政部促參招商大會時,獲得不少業者的關注。
目前市府預估將於9月進行民間自提可行性評估公告,後續將進行初審等程序,並於2026年公開徵求實施者。希望有興趣經營高齡照護和社福產業的企業能夠參與。
目前市府規畫中的「基隆市福利綜合園區」,住宿式長照服務由原先規畫的600床降為現今的400床外,另外還有80人的日照服務,同時還會結合長照、安養宅、健康促進與社區共融的全齡照護場域。其中,基地的一成可設置為全齡無障礙宅,只租不賣,讓健康可自理的長輩也能入住。
若招商能夠順利進行,明年底之前將可望能夠定案,後續才能談到權利金與經營年限等相關問題。(時事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2025.08.09)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