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議員許采蓁4月30日質詢時揭露,高雄某國小5年級社會科補充教材內容不當,要求學生熟背白色恐怖時期受害者嘴塞桌球、下體受傷等遭受酷刑的血腥細節,引發家長反彈。教育局強調,為個別教師行為,將立案調查,並重申教材應具適齡性與教育中立原則。
許采蓁指出,某國小5年級社會科老師的補充教材中,竟要求學生熟背228、美麗島等政治事件受害者被毆打、香菸燙臉、剝奪睡眠等遭受的酷刑細節,老師還預告要考試,但最終因故未考。
許采蓁痛批,教材是否適合國小生?且暴力與仇恨元素恐違反《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教育基本法》,家長也相當震驚,認為無助於理解歷史脈絡,反而助長恐懼與仇恨,質疑教師個人意識形態過強。
教育局長吳立森回應,社會科課綱在於讓學生認識不同時空背景下台灣人民爭取權利的歷程,教材編纂跟教學須符合行政中立,且考量學生年齡與心智成熟度,尊重學生整體感受,教育局將立案調查。
教育局強調,教學內容皆應依據108課綱辦理,另據《教育基本法》第6條,學校不得從事特定政治團體宣傳活動,也不得強迫教職員與學生參與政治活動,將與學校及教師溝通,必要時提供專業輔導。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祕書長劉亞平直言,補充教材內容不妥,事前應給學校審核把關,老師要避免將自身政治觀點、意識形態灌輸給學生,「看電影都有輔導級跟限制級分級,課程內容也不應過於殘酷血腥」。
人本基金會南辦主任施宜昕指出,史事並非不能談,學生有知的權利,但須兼顧學生情感,不能讓孩子聽了只感到害怕,且要熟記這些酷刑內容意義為何?顯然老師專業出了問題。(時事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2025.05.0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