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正當國內醫院出現急診室塞爆,加護病房一床難求之際,急診醫師發文呼籲主管機關衛福部須重視此一嚴峻的醫療現狀,然而,衛福部次長卻是以一句輕蔑的『呵呵,所以你的小腦袋裡,政府按一下鈕,事情就會完全改變嗎?』來加以回應,著實叫人感到無奈、失望,畢竟,在這裡所顯露出來的就不僅是對於醫療人員辛勤付出的輕視,更是對於民眾生命健康的極端漠視,連帶地,令人感到心痛的是主管機關對於醫療體系的責任感不足,特別是對同屬於醫事背景專業出身的該名政務官,其所顯露極端冷漠的官僚主義心態,更屬不堪。
事實上,隨著急診室患者人數激增,醫療體系的脆弱性愈加凸顯,即使是政府隨後祭出強化醫學中心病床調度、加強區域醫院聯防機制、強化民眾分級就醫資訊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依舊還是無法掩蓋這些措施的無力作為,畢竟,缺乏創新的應急措施,當只是為了應付輿論的不滿,而非真正針對問題的根源進行結構性變革,以此觀之,顯現於外的是一線醫事人力的大量離職潮,糾結於內的則是包括低薪超時的勞動條件環境、難以落實的分級診療、就醫習性的固著認知基模等有待解構變革的結構性環境限制,這也使得訴諸於健保點數、總額控制、病人分流等權宜手段,當只是將棘手問題的政府當責,逕自切割轉置回給醫院的自責,從而加速原有醫事工作環境的惡化,長期來看,對於整個醫療體系更顯不利、有害。冀此,僅以短期措施應付輿論壓力,忽略了政策應有的長期性與結構性改革,特別是在醫療政策中的政府公權力角色,顯然是過於被動,致使欠缺對於一線醫療需求的深刻理解和有效回應,實為一項預期中的官僚心態作為。
誠然,藉由「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的古語,以投射出來當前不關心民眾的根本需求,及其所呈現出來冷漠無情的執政心態,就此而言,讓醫療工作者要面對的就不僅是病人的痛苦,還有來自於權控體制的重重壓力,如此一來,醫療人力的大量離職潮,正是這種心力交瘁壓力的直接投射,甚或有其對未來的醫療改革的心寒、絕望。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於當前醫療政策的深刻反思,誠屬必要,這其中首先應該重視醫療人員的工作環境和薪資問題,針對醫療人力的流失,以進行薪資的合理調整,並改善應有的工作環境,換言之,在這裡的考察癥結之處乃是顯示出來台灣醫療體系對於人力資源管理的結構性缺陷,進而影響到整體醫療服務品質。
其次,分級診療的落實需要有更多的資源與支持,這不僅僅是建立一個完整的醫政系統,更是要讓民眾了解到如何正確使用這個系統,尤其是這部分所攸關到的健康維護教育、公共衛生教育及其醫用資源教育更顯迫切,藉此提高民眾對於分級診療的應有素養,以讓民眾就醫時能夠做出更明智的選擇,從而減輕各級診療的醫事人力資源負擔;最後,政府應該重新審視國家機器在醫療體系中的角色扮演,主管機關不僅是政策的制定者,更應該要成為醫療體系的守護者,傾聽一線醫療工作者的現場意見,真正了解他們的需求與困難,據以提出確切有效的解決方案,唯有如此,才能因為醫療體系運作的有效改善,而讓每一位病人都能夠得到應有的照護權益保障。
總之,忘卻了民之所急和所需的從政初心,徒留下來的盡是冷漠無情的科層官僚組織和行政管理主義,到最後,就只能等待一條人命的悲劇、百條人命的數據,以及更大不堪慘劇的發生,藉此等待國家機器自圓其說的官府編劇。好一個對於『公民政治』的人身反諷,倘若政策制定者恣意忽視民眾需求和基層聲音,終將會失去治理正當性,只不過,付出的代價,就不單單只是政黨輪替,而是民眾的健康福祉,特別是喪失建置一個更加穩健、公平且可持續發展的醫療體系。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
依本文所述,某政府官員在網路上以冷嘲熱諷、事不關己的態度來回應急診醫護人員的求助,凸顯了政府徹底地在此發揮了與生俱來就具有的甩鍋本領,以及每當事情一來,就會「拖延症」上身,無法正面地正視它、解決它的潛在問題。也就是說,在明知醫護人員有人力短缺、工作量不堪負荷的問題之下,非但不予以處理,反而還有閒暇時間在背後酸言酸語,在在顯示出科層官僚只徵求及在乎與自己利益相關的事情,諸如:預算案、大罷免等,均僅只對於自家黨派權益保障的維護相關事宜有做出積極的行為表現。
我國醫護照護比那人力短缺的問題,是當前政府面臨到,且亟待解決的考題,倘若以依然故我的處事作風行事,這項考題最終將重重卡關,變成一項永遠無解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