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協助移工、雇主和仲介瞭解移工懷孕、分娩及育嬰權益,勞動部今天頒「移工婦幼權益保障指引」,完成5國語言版本,包括中文、英文、泰文、越南文及印尼文,並設計懶人包和圖卡,方便移工、雇主、仲介及各地方政府參考與運用,並強化勞資雙方合法權益及職場和諧。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表示,移工在台工作期間可能會面臨懷孕、生產及育嬰等需求,為協助在台懷孕移工獲得整合性服務,自2022年及2024年起補助桃園市、彰化縣及高雄市政府設立「外籍婦幼諮詢服務中心」,提供移工生育、工作諮詢、安置及轉換等服務。為了提供更全面的支持,進一步邀請衛生福利部、教育部、內政部移民署等相關單位以及雇主、仲介和移工團體共同研討,規畫訂定「移工婦幼權益保障指引」。
勞發署表示,為保障移工女性工作與健康的基本權益,「移工婦幼權益保障指引」全面涵蓋懷孕前、懷孕期間、生產後與育嬰育兒4大階段,例如懷孕前的安全避孕與醫療資訊、懷孕期間的工作權益與健康保障,再到生產後的產假、健保資源及雇主提供的喘息服務等。指引中也強調育嬰期的休假與哺乳時間,提醒雇主提供托兒設施與靈活的工作時間安排。(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5.01.06)
根據內政部112年統計資料顯示,外籍移工人數為74萬人次,較111年增加3萬人次,其中以桃園市外籍勞工人口居冠。從資料中顯示不難看出台灣外籍人口需求有不斷上升的趨勢,更可看出台灣勞動力人口結構的改變。
然而,隨著外籍勞工不斷地移入下,我們是否準備好了?這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但今日很高興的看到勞動部頒發「移工婦幼權益保障指引」並完成了五種(中、英、泰、越南、印尼)語言的版本,目的更貼近外籍移工參考與應用。其中為了保障外籍移工工作與健康權益下,保障指引更全面涵蓋了外籍移工懷孕前、懷孕期間、生產與育兒四大階段的權益與保障,讓過去不公平的工作環境下有了更好的保障與更友善的工作環境。作為社會工作者而言,樂觀看待未來的外籍勞動環境,同時更建議針對不同的國籍或性別有個別化的權益保障,讓我們的勞動關係更加的和諧與友善。
【參考資料】
內政部資料統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