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命名:看見晴天之何處才為家?!
文字說明:
2022年12月2號星期五這一天我像往常一般,開心的為我工作上照顧的長輩綁髮造型,玲玲是一位65歲早發性輕度失智的長輩,由於還伴隨其他不同症狀的病因,致使玲玲在精細動作方面無法像其他長輩一樣可以拿筆寫字或是使用剪刀膠水做勞作,在語言方面更無法像一般人一樣把一句簡單的話語闡述出來,慶幸的是她在粗大動作方面是可以和其他長輩一樣一同做運動的,但是,對玲玲來說也是個心理負擔,試想:若是自己只能做一些大方向的運動卻無法做到生活日常精細動作,例如:自己穿衣服、洗澡、穿鞋、或是拿筆記錄事情這些日常很簡單瑣碎的事等,加上輕度失智意識其實是很清楚的,那種無法做到符合社會期待及實現自我價值和滿足馬斯洛說的最低層生理需求層次的感受,這也讓玲玲又多了一項憂鬱症的病史。

這一天早上和夥伴開早會時,臨時接收到主任告知玲玲今天要結案的消息,我和夥伴整個措手不及,詢問之下,才得知玲玲隔天就要搬去苗栗的團體家屋,原因是玲玲因為病況的關係,時常引發頭痛而頭痛,若是遇到天氣氣溫落差變化大時,會使玲玲頭痛次數不斷升高;頭痛也會越發劇烈長期下來,也會伴隨著惱怒的情緒,長期和家人的相處下來,也讓玲玲的兒女吃不消甚至到達崩潰的邊緣。

到了下午玲玲上台要和大家告別時,控制不住想哭的情緒而在台上崩潰大哭,伴隨的是所有長輩及工作人員感性鼻酸一同落淚的畫面,這一幕在我的腦海揮之不去,雖然,每天只有相處8個小時不知不覺間也過了兩年,這兩年累積的卻是滿滿的回憶和滿滿的溫暖與愛,雖說,無法成為真正的家人但也成為玲玲第二個類家庭,該說何處才為真正的家,對玲玲來說,家到底在哪?這真的是讓人無可奈何、不知如何是好的人生課題。

在社工學分班學習的日子,我了解到真正的家庭是很脆弱的,我們往往都認為家人應該是最可以說真話的,因為是家人所以更因該要了解,反之,這些真話往往都是最傷人的語言利器,而我們對於外人反而是最客氣的。我想分享玲玲的故事訴說我所感慨的是家人之間的無奈,是病因持續惡化壓力持續而來的後續照顧問題,這些照顧問題和這類家庭,只會越來越多,對於高齡化、失智、失能的社會問題,在台灣社會是需要被重視和加以改善的。
(林亞潔看見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