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雯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過去在民營化浪潮的推波助攔下,部分社福團體的組織發展越來越龐大,乃甚至於成為了各議題領域的「托拉斯」,每年捐助收入與政府的補助,動輒是上億元起跳,只是,社福團體所面臨到機構單位、服務對象、志工人員等運作難題,導致「重量不重質」的狀況百出,此外,最為重要的資源連結及其中所扮演引領角色的非營利組織,呈現出來的服務內容,是否忘了當時的初心,特別是志願服務當中的志工人員,因為社會的亂象,而讓使命感較高的志工卻步,到底是要重量不重質還是重質不重量,這已然是社福團體深入探討的議題之一。

基本上重量不重質,如運用在服務對象上將會導致無法面面俱到,以社工投入社區工作為例,依照社會局規定,每年至少需服務 225 個案件,「225 案」背後有一套的計算公式,電話訪問算為短期性的「低密度支持」,20 個案件抵 1 案;長期但需求單一者稱為「一般性個案」,3 個案件抵 1 案;長期有多重需求者則為「個案管理案」,1 案抵 1 案。換算下來, 9 名社工,每人背負的案量皆破百,要兼顧服務的質與量,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再者,於服務上扮演著相對重要角色的志工人員,對於志工人員是否突顯的還是數量大於質量,相關報導顯示臺灣志工參與率比起美、日差了一大截,志工人數占全臺人口比率計算不到5%,相較於美國參與率24%、日本26.3%,進一步的數據也說明臺灣一地的志工圖像,女性占為大數,年齡其中又位55-64歲服務熱忱滿點,對於年紀較長的長輩,認為要經過6-12小時經過考核就打退堂鼓,許多人的心態則是認為退休後擔任志工走走看看也好,也有是結交新朋友的態度,當然,擔任志工是隨心隨喜、有愛心、耐心及使命感,會是志工主要初心,但是,最終還是回到真正投入服務的用心所在?另外,能否將所學到的相關知識,實際運用在服務對象上?能否提供資源連結以增強更多助人的社會資本?

總之,服務絕對不是用數據來代表的一切,以數量做為單位的呈現方式,到底還是一種數據迷思,真正想要達到服務的目的,相信是要回到服務的本身,特別是回到如何於人群服務當中以發揮到最大效用,相信這絕對是各個社福團體需要面對的思考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