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誼銘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工師學分班學生)

 

根據報載,近年來,氣候變遷導致日本更常降下大雨,引發更多洪水與土石流,這其中最難避開極端天氣風險的乃是高齡者,而日本高齡者所占比重更是全球最高,對此,日本九州大學減災研究中心教授塚原健一說:「日本社會高齡化,加上降雨愈來愈強,我們遇到兩種麻煩了。」,然而,面對天候巨變以及高齡化夾殺的,不僅僅是日本,而是全世界都必須面對的課題,對此,高齡社會下的災害預防,就有嚴肅探討的必要性。

事實上,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有研究報告警告,氣候變遷造成水災、旱災會使作物歉收、糧食短缺;氣溫升高,則會增強傳染病的傳播,而每一個天災之間,都是環環相扣且串聯發生的,在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當中,更能夠體現世界正在以不可思議的形式還有速度逐漸地崩壞中,身處太平洋島鏈天災密集區的日本以及臺灣,是有感受到加倍反噬的生存危機,遠地不說,聚焦在生理的角度來看,受限於行動能力以及反應速度,老人與孩童對於不時會到來的天災,如手無縛雞之力的無法抵抗,孩童平常都受到高密度的照顧,在避難時也不會被龐大的身軀所拖累,那老人呢?抑或是機構內群體生活的老人呢?

冀此,以人事時地物的角度來剖析機構長者的應對措施,在遇到天災來襲時,是否有適當的「人」力配比,讓機構團隊來協助長者撤離至安全的樓層或地帶;遇到天災一「事」時,是否有超前部屬的避難措施流程,並適當的操作演練;面對災難的黃金救援「時」間,附近是否有足夠的消防、救護量能、政府單位、民力來銜接永遠不足的黃金救援時間;再則,建構機構之選「地」時,是否避免高風險之自然環境,如:近山坡地、易淹水處;最後,防災「物」品的購置上,是否有確實的齊全到位?順此,失智、失能儼然是老化過程中的必然歷程,然而,卻鮮少有人關注,不論是在家中或是機構中,每一次大自然的反撲,都代表著將高齡者放入高風險的壓力鍋中,隨時都有意外爆發的危險性,這除了是要顧及生心靈的全人照顧外,同時,也是需要時時監測來自外來環境所帶來的滾動威脅。

總而言之,天然災害一直都與人類共存,但是,在氣候變遷之下,過去防災的經驗,可能已經是不堪沿用,至於,考量高齡者客觀的生心理狀態限制之下,預先過濾掉生態環境所可能造成的危險因子,進而重塑對於災害防範與應對的認知基模,最後則是要將環境因素納入高齡者被動安全保護的重要元素,如此一來,方能從更廣的面向以守護高齡長者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