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第一次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社會工作師考試試題
<社會工作>
一、一位身心障礙者長期接受居家照顧服務。因為早年家庭的衝突恩怨而受 家人虐待,居家照顧服務員雖然知情,卻沒有通報,只是簡略寫在訪視紀錄中。最近有鄰居看不下去而爆料給地方一名資深記者。該名記者找到負責居家照顧業務的社會工作督導者,詢問他案家的私人資訊(如家人過去的外遇、婆媳衝突等隱私恩怨)。該名記者告訴社會工作督導者,新聞報導的焦點會放在這戶家庭的故事上,好讓社會不注意居家照顧服務員和社會工作督導者的可能過失。請問本案例涉及那些倫理規範?有何可能的業務過失議題?

二、兒童少年保護工作中,有關安全評估的重點為何?要考慮那些安全計畫?

<社會工作直接服務>
一、社會工作者在進行跨專業網絡間合作時,可能會遇到那些倫理議題,及需要根據那些準則來考量這些倫理議題?

二、團體領導者經常需要協助團體成員面對「職務性衝突」 (task conflict)和「關係性衝突」(relationship conflict),請說明「職務性衝突」和「關係性 衝突」的定義。並請提出領導者應以何種態度和方法來處理團體的衝突?

<社會工作管理>
一、一個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的服務區域內70%是漢人,有30%是原住民,機構的社工員總共有 8 位,其中具漢人身分 5 位(女性 3 位、男性 2 位);具原住民身分 3 位(女性 2 位、男性 1 位)。受服務者可以選擇他們的社工員,結果大部分漢人求助者選擇漢人女性社工員,大部分原住民求助者選擇原住民女性社工員,使漢人與原住民女性社工員個案負荷量很大,但男性社工員則案量很少,形成工作量分配不均。社福中心主任希望找出一個處理方法,好讓個案量可以兼顧性別與族群因素。身為社會福利組織之主管,該如何從多元文化(multi-culture)的觀點因應之?

二、請闡釋「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的意義及內涵為何?SECI 模型如何勾勒出內隱與外顯知識的相互轉換?這些理念對於社會服務 組織有何意義?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
一、臺灣近年來少子化趨勢非常明顯,請申論有那些政策措施可能提高年輕世代的生育意願?

二、福利服務輸送最主要的缺點有那些?改善福利服務輸送的做法為何? (25 分)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一、行為及行為的變遷是社會工作專業關切的重要焦點。請以犯罪者為例,分別論析並比較佛洛伊德(S. Freud)「心理分析論」與布朗芬布倫納(U. Bronfenbrenner) 「生態系統論」如何解釋這項行為及改變這項行為的方法?

二、根據衛生福利部 2018年第2季統計,臺灣女性身障總人口數超過50萬。 身為社工人員,你覺得身障女性會面臨受孕、懷孕和分娩的那些議題?如何協助她們?

<社會工作研究法>
一、有位社工員進行一項問卷調查,希望了解一個地區的男性與女性居民, 對規劃中的三種社會福利住宅型態(A、B、C 三種類型)的選擇是否有 差異。你會如何設計「對三種社會福利住宅型態偏好」的測量方法?另外, 就你的測量方法,你會選用那一種統計方法來分析?請說明之。

二、「編碼」是質性資料分析中的重要工作,請說明何謂編碼,以及說明開 放式編碼、主軸式編碼與選擇性編碼的意義與作用。

<國文>(作文)
當今網路資訊傳輸便捷,很多人使用社群媒體作為溝通平臺,例如臉書、推特、IG、line……。在這些社群媒體上面,匪夷所思的事件日日層出不窮,顯見社媒儼然已成為生活中的必需品。以臉書為例,近年來 心理學家和心療界的研究指出,過度使用臉書會上癮,用慣臉書的人,如果幾天不用,就會感到焦慮不安。 有人曾經實驗不用臉書,開始幾天後發現,戒斷讓他妄想,以為自己與 世界分離。可是,撐過一段時期,他突然覺得能夠清楚看見行道樹上新生的枝枒,聞到初春綻放的花香;甚至感知到,網路人際言談與意念之間,存在巨大的矛盾與落差。在沒有臉書的日常裡,反而更能留住時間和心力,專注思考需要解決的問題。 沒上臉書發文 21 天後,他和幾位多年老友及臉友聚會,會中隨口問他 們,有沒有發現他從人間蒸發?朋友們愣了幾秒,紛紛搖頭說「沒有」。 這讓他聯想到,即使每天無數人從地球登出,也不見得有多少人會真正在意。正因為如此,他非常珍惜當天的聚會,也很感謝友人願意從虛擬 網路「具象化」來到他的面前,一起吃飯聊天長達半日之久。他察覺這樣的經驗彌足珍貴,也比臉書po文更有意義。不過,實驗結束後,要不要重返臉書?據說還在審慎評估中。
閱讀上文後,請以「我與網路社群媒體」為題,撰文一篇,先對文中的實驗提出評論,並結合自身經驗,敘述從中得到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