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睿鵬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工學分學生)

 

學校開學在即,眾人矚目的課綱也要在這個新的學年裡正式上路,對於該項配合十二年國教政策所推行的「十二年國教課綱」,相關的教育行政變革新猷,是有進行重新檢視的必要。

首先,課綱的調整方向,未來將會針對今年入學新生(小一、國一、高一)在課業、考試、升學等產生深遠的影響,以下針對課綱變革和調整方向。分項列舉和分析如下:
一、國民小學部分:
對國民小學課程變革,除原有的鄉土教學外,會新增七種新住民語(含越南、印尼、柬埔寨、泰國等七國東南亞語言),另會將電腦課程融入各科目中來進行互動式的學習。

二、國民中學部分:
課程上新增科技領域的運用,例如:平板、手機等採取生活化互動方式使用;同時在自然科課程上強調實驗操作;以及在數學領域可使用電子計算機做運算。

三、高級中學部分:
除必修課程大幅調降外,將提高選修課達三分之一,並會開設校訂特色課程提供選修,藉此呈現各校所發展出來不同的特色導向,至於,在課程規劃上,高一開始的學習歷程因為會影響到未來的大學申請,因此,自己的學習歷程檔案(自傳、課程學習成果、社團等多元表現)也將會列入大學申請入學比例。

回顧我國的教育政策的變革,從1968年開始施行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以來,最初係以學科知識做為主要取向;一直到2001年所進行的課程改革,將其轉為「基本能力導向」;最後,在2019年所謂的十二年國教,據以推動「素養導向」為核心,然而,歷經多次的教育改革,配合知識時代的需求以做出更多的更新和調整,政策立意雖然是良善,同時,也想要藉由教育改革來打破僵化的升學制度,但是,依政策推行的現實狀況,仍需認真看待城鄉差距、教育資源、師資招聘、課程設計和規劃等各方面,所相與延伸出來的各項問題。

依照〈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第四條指出:「本條例所稱偏遠地區學校,指因交通、文化、生活機能、數位環境、社會經濟條件或其他因素,致有教育資源不足情形之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對此,倘若針對此條例以回到教育的現場情境,那麼,偏遠或偏鄉學校所要面臨到的人流、物流、金流、資訊流等多重的困難和困境,可能會因地處偏僻山區或特殊海岸地形等先天地理環境的限制,致使出現交通通行不易或是面臨資源不足等情形;連帶地,檢視增聘學科教師或多元社團等專業師資問題上,更可能會因為以上多重的限制和待遇條件上的落差,而讓師資無法長期留任服務,這對偏遠偏鄉地區的孩子無疑是受教權的一大損失,對於那些有心服務偏鄉的教育工作者來說,更是士氣上的一大打擊。

另外,在課程的綜合規劃上,政策層面仍以臺北看天下的角度去思考教育政策的推行,未能顧及到偏遠偏鄉地區學校的發展性限制,僅以十二年國教課綱上所認定的「素養導向」核心為例,明確的方向目標指的是:用以培養一個人為其適應現於生活和面對未來的各種挑戰,所應該要具備的知識、能力和態度,但是,城鄉差距的真實處境,要如何提供偏鄉孩子,使他們有足夠且多元的學習環境、學習資源、學習探索等相關課程的開發,這是我們需要探究和面對課綱推行的另一項難題。

反觀來看,如何針對偏遠偏鄉地區學校的特色,進行人、文、地、產、景的通盤資源盤點,從而建立起偏遠偏鄉的人文地理等相關的獨特資源,例如:新住民語文化師資培育、自然生態人文的體驗探索、原住民文化習俗的認識等相關特色課程設計和開發。總而言之,無論課綱的變革幅度有多大,教育政策的推行,一定是要能跟得上知識社會的變遷速度,除了要符合未來的產業需求外,更要融入生活教育、探索教育、生命教育等相關人生課題的探討,以打破齊頭式平等的教育迷思,如此一來,孩子才能擁有適性適才的發展空間,建構起自發、互動、共好的教育環境,藉此達到翻轉教育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