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因應於過往大砍重陽敬老金,對此,台北市政府擴大敬老卡的使用範圍替代,藉此修補對於老人福利的不足之處,但是,敬老卡卻也從原先1點扣4元一舉調整改為1點扣1元,而出現所謂的『貶值』狀況,如此一來,相與對應的議題論述,自當是需要回歸到老人福利的綜融考察介面上。

誠然,面對此一的質問,台北市政府所持以的回應說辭乃是:當年敬老卡的扣點其實是少收的,這是因為沒有辦法剛好就會少收,現在調整回來乃是回歸正途的必要作為,也就是說,先前不甚精準的扣點設算公式,而導致必須要再一次的調整,藉此讓敬老卡的扣點措施,得以達到損益兩平的穩健經營,無疑地,面對此一改弦易轍舉措,倘若是有它還原回到長治久安的基本提問,那麼,從當年到如今的演變歷程,台北市政府的主管機關究竟有無建置所應該要有的內部列管機制及其目標管理的正當程序?連帶地,又要如何從敬老卡扣點辦法的運作失能情形,以進一步思索從老人的「敬老卡」到「共餐」抑或是其它的方案項目,以迄於從長者到幼童、婦女抑或是身障的人口族群身份,藉此探究有限的公共資源又要如何進行合理的資源配置,藉此達到從皆大歡喜的社會效果到實質受惠的成本效果的必要性提問,否則,解讀上述的敬老卡扣點辦法變更,一方面徒留的將會是行政官僚的專業不足,另一方面則是突顯整體制度規劃失靈情形的脫序危機。

事實上,如何強化以民為重的行政舉措和服務效能,相當程度上,也是顯現在當前官僚科層組織尾大不掉的諸多迷亂情事,就此而言,要如何從認清結構環境限制到超越局處各自本位以及追求共好的行政效能,藉以思索包括決策模式、制度規劃以及績效管理,究竟是出現那些人治式、殘補式、短效性和特定性的運作型態,遠地不說,IC電子票卡裡敬老或愛心的老殘族群,一方面雖然是有各自類別範疇的優惠措施,但是,要如何從施捨救濟以還原回到權利應得之積極性差別待遇的全面調整,而不是蛻變成為制度設計底下的擾民不便措施,比如說:該項記名服務的悠遊卡,就不單單只是相關優惠的消極措施,而是須扣緊可及、可近、權責、整合、便利與可接受性的服務輸送效標,以讓僅是一河之隔的生理弱勢族群,同樣地享有更為友善的特別照顧,像是推動愛心悠遊卡停車優惠的跨縣市統整服務,就需要進行『人』(變動的生活機能)『籍』(固著的資格確認)相與分離的變革措施,藉此讓屬於生活共同圈的相同人口族群,都能夠獲致齊一水準的社會津貼,也就是說,該項「一卡在手,悠遊自在」的易行措施,不應該淪落成為不同財政能力的縣市政府,逕自福利競價所造成的一項階層深化現象。

總之,從放寬敬老卡的使用範圍替代到縮減敬老卡的優惠點數,此一兩相悖離的拉扯作法,不應該只是訴諸於某種政策性福利的特定意圖,而是從生態環境、問題診斷、需求評估、資源盤點、行政協調、整合服務、有效輸送、績效管理到社會公義的決策模式和運作架構,有無獲致更為進步的文明表徵,就此而言,敬老卡的點數換算,這已經不是問題之所在,而是從老人福利的政策定調到統整服務,究竟能否清楚廓清和有效建置?

(本文並且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