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惠台31項措施宣布後,引發各界對於台灣人才外流的擔憂。台灣人才流失非一朝一夕,人才為何外流?哪些人赴海外工作?政府要端出什麼對策來解決此危機?本專題透過個案故事,並採訪政府官員與專家,深入解讀此一現象。

「如果你是個麵包師傅,本來一個麵包賣10元,今年有人找你,做一樣的麵包,50元、甚至100元向你買,做得好,店面以後還有可能是你的,你去不去?」

曾是台灣最大民營企業鴻海集團資深工程師的阿君,在台灣職場待了十來年,在他人生邁入「3字頭」中間數時,與部門主管在內約十個人團隊,做了一個對團隊裡任何一個人都很關鍵的決定:「出走」,也就是投靠陸資,開始成為「電子業浪人」。

來找阿君團隊的陸資,是某個城市知名的富商,在中國全力扶持電子業的當下,當地有錢人、有能耐的團隊,「給的經費超乎你能想像」,阿君說:「工程師就像運動員一樣,職業生涯有限,如果能在有限的職涯中獲得最大的邊際效應,是不是應試一試?」

大陸國台辦今年2月釋出惠台31措施,台灣長期面臨的人才外流問題再度引起討論。惠台措施涵蓋經濟、文教及醫療與公益,恐使特定產業、具專業技術的人才加速外流。

到海外工作,大陸只是選項之一,將人才外流的議題侷限在大陸挖角、或者西進似乎狹隘,但在長期面臨低薪、發展空間有限的台灣,海外就業人口確實年年走高。

行政院主計總處推估,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由2009年的66.2萬人,持續成長至2016年72.8萬人,七年來增加6.6萬人,平均年增率1.4%。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赴海外工作的72.8萬人中,大專以上程度者有53.4萬人,占比高達七成三;若和2009年相較,則增加6.5個百分點,反映專上程度赴海外工作意願強勁,並逐年增加。

1111人力銀行副總李大華表示,調查顯示,66%國內企業都感受到人才荒,其中「人才出走海外」更名列企業用人困境第五名。他引述英國經濟研究機構牛津經濟公司(Oxford Economics)調查報告明確指出,台灣在2021年將可能因為人才外流,吸引不到國際人才等多重因素,成全球最缺乏人才國家。(時事新聞來源:經濟日報,2018.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