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資訊:台灣銀行(004)內壢分行|帳號:144-00101382-5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
陪伴一陣子、關心一輩子
首頁
認識晴天
協會簡介
組織架構
大事紀
服務據點
人才招募
合作廠商
晴天消息
最新消息
晴天觀點
時事新聞
晴天園地
法規試題
晴天詞彙
看見晴天
七字箴言
七字圖卡
演講檔案
晴天責信
電子報及其資料庫
訂閱電子報
晴天會訊
研究報告
傳媒文章區
協助晴天
愛心捐款
愛心捐物
發票樂捐
快樂志工
捐款徵信
捐款芳名錄
捐物芳名錄
晴天服務
基隆區
桃園區
新竹區
宜蘭區
會員專區
加入晴天
一般會員
實習專區
實習辦法(暫不收實習生)
實習小幫手
晴天千里馬
首頁
認識晴天
協會簡介
組織架構
大事紀
服務據點
人才招募
合作廠商
晴天消息
最新消息
晴天觀點
時事新聞
晴天園地
法規試題
晴天詞彙
看見晴天
七字箴言
七字圖卡
演講檔案
晴天責信
電子報及其資料庫
訂閱電子報
晴天會訊
研究報告
傳媒文章區
協助晴天
愛心捐款
愛心捐物
發票樂捐
快樂志工
捐款徵信
捐款芳名錄
捐物芳名錄
晴天服務
基隆區
桃園區
新竹區
宜蘭區
會員專區
加入晴天
一般會員
實習專區
實習辦法(暫不收實習生)
實習小幫手
晴天千里馬
臺灣高等教育政策問題之若干探討
上一頁
下一頁
臺灣高等教育政策問題之若干探討
林睿鵬
(中國文化大學社工學分班學生)
今年臺灣大學的錄取率雖然是達到96.92%,只是,在少子化的衝擊下,有七所私立大學正面臨招生不到五成的困境,弔詭的是,四所的技職院校透過教育部審查機制升格為大學,除此之外,為了減少大學數量,教育部有打算用「向下改制」的政策調回專科,並鼓勵成立五專部,加入高中職招生戰場,以應對少子化的趨勢;最後,在升學制度和高教留才攬才的議題上,「繁星計畫」和明年所要推行的「玉山計畫」政策,也被外界矚目和質疑。對此,針對上述的制度變革與策進作為,是否完善規劃和配套以真正解決高等教育所面臨的問題。
底下,高等教育所要面臨的五大議題及其相關分析如下:
(一)關於七所大學招生不到五成
當年廣設大學的錯誤政策,將隨著少子化問題而持續影響高等教育的政策和品質,大學供過於求的現況,也不會因為少數大學的合併政策而得以有所改變,反之,還是出現了38分就可以上大學的窘境,當進大學從窄門變為不設防的廣開,由買方市場轉為賣方市場問題時,我們所要面臨的問題,是否能針對這些招生不足的大專院校,透過輔導轉型或限期的改善機制,找出一個共存共好的願景,以重新找回到高等教育的價值。
(二)關於技職改名非升格
四技二專的技職院校,原本就是以培養國家基礎技術人才為導向,而今的技職專院校爭先恐後改名科技大學或大學,這是否在師資教學設備或學術研究的真正全面提升?還是還停留舊思維,讀「大學」高人一等的迷失?捨棄技術導向而大量走向學術化理論?其結果會不會造成大專院校在定位上的混淆,例如XX設計大學,究竟是「大學」?還是技職院校?是否應該整體通盤檢討教育體制與教育環境的整體性改善,回歸技職教育真正的核心本位,以思考如何技術轉型和創新。
(三)關於「向下改制」回專科設五專
當前各大專院校全面走向學術化的教育體系時,教育部開始警覺到臺灣技職人才面臨短缺不足的困境,該項大專院校過於學術化所造成的後果,只是培養一堆學非所用的學術理論人,無法符合業界所需要的實務技術專業人才,而大學改回專科學校,真的有助於技職教育的良善發展?這部分理當是要回歸技職教育的核心本位去思考,反觀,技職院校體制廣設五專部,以和高中職分食招生的大餅,這是否犯而會延伸更多的招生問題。
(四)關於繁星計畫真「繁星」
2010年高中職升讀大學體制下推出所謂的「繁星計畫」,此項制度的實質用意,乃是要幫助偏鄉的弱勢學子,縮短城鄉差距促進城鄉教育發展的機會,並打破名校的迷失,藉此取代傳統「學校推薦」(限於少數成績優異且性向明確者)的方式,如今,卻變相成為私校進入名校的另一個途徑,許多考不上第一志願的高中學子,會想方設法先進私校搶繁星的名額,藉此以較為優異的班級成績和學測級分進入名校就讀,變成一個本末倒置的一項政策,而真正處於弱勢偏鄉的孩子,能否受到有更多資源的幫助以進入大學就學?還是變成助長『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一套階層化升學制度。
(五)關於攬才、留才的「玉山計畫」
教育部預計明年(2018年)正式啟動留才攬才的「玉山計畫」,此項計畫有三點:
1.玉山學者(有學術貢獻卓越表現人才)。
2.高教深耕計畫彈性薪資。
3.教授學術研究加給提高10%。
政府重視人才的外流問題,這實乃是一項值得可喜的事,但是,此一政策能否普遍受益給國內外公私立院校優秀學者?還是,最後只照顧到少數頂尖學校?在跨部會共同審查機制下可否公平照顧剛投入研究場域的年輕學者?以及兼任教師體制下受教權可否完善配套?畢竟,計畫只能維持三年編列,三年後所面臨的困境又該如何?會不會淪為當年號稱五年五百億邁向頂尖計畫的失敗後塵?其實,如果我們用正向的觀點去探討,倘若臺灣的高教品質與水準已經達到國際所需要的條件,那麼,又何以去擔心人才外流的問題,如果外流人才能把臺灣的人文藝術、文化素養、學術和技術等傳播到世界各地,會不會因此而激起更多的啟發和想像?臺灣教育政策「共錯結構」的問題,是在於我們發現問題後所必須正視以對的結構性限制,特別是在面臨教育制度及相關政策的推行,可否有更宏觀的遠見,藉此認真看待教育的體制解構與變革魄力。
參考書目:
嚴長壽(2015)。<教育應該不一樣>。台北:天下文化。
2017-08-15T18:12:51+08:00
2017-08-15
|
Categories:
其他綜合篇
,
晴天觀點
|
Tags:
少子女化
,
技職體系
,
高等教育
|
0 條評論
請選擇您想分享此商店的平台!
留言
取消回覆
Δ
晴天消息
2025年雲林社會處分級訓練
2025-08-01
「台灣吞20%關稅被列第3類,分類2關鍵曝」
2025-08-01
擺盪於「行人地獄」與「人本交通」的真實圖像:關於兒童交通事故頻發的背後
2025-08-01
「剴剴生母落網了!凌虐男友新歡『棄保潛逃逾3年』,台中被逮」
2025-08-01
「法務部提高槍下留人門檻,廢死團體痛批『死刑執行更加恣意』」
2025-08-01
Facebook 粉絲團
訂閱晴天電子報
標籤雲
COVID-19
人群服務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兒童權利公約
兒童福利
公民政治
公私協力
勞動基準法
基隆市
家庭
家庭暴力
少子女化
幼兒園
性別主流化
托育服務
最佳利益
次文化
武漢肺炎
照顧管理
疫情
社區工作
社工
社會安全
社會安全網
社會工作
社會工作師
社會救助
社會救助法
社會福利
社會連帶
福利津貼
私有化
移工
經濟安全
老人
自殺
超高齡社會
身心障礙者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酒駕
長期照顧
長照家庭
非營利組織
高等教育
高齡社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