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約有20萬名癲癇患者,其中約4萬人為頑性癲癇且因多點放電而不適合手術開刀。病友家屬指出,患者雖可能隨時「大發作」,但一天當中仍有多數時間能正常工作,不過遇到庇護工場或小作所名額不足,或可能因對疾病陌生而拒收;自行照顧的家屬則需要喘息服務,卻面臨申請資格不符、癲癇患者不適用的困境。

年約20歲的如如罹患頑固型癲癇,因腦部多點異常放電,無法進一步用手術治療,每天都會有癲癇失張力發作,因此雖然她口語表達清晰、又有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企業仍拒收,媽媽試圖將她送到庇護工場工作,但評估員目睹她癲癇發作後,直言「沒有人會收癲癇的孩子」;媽媽不灰心,進一步詢問到一間社區日間作業所(小作所),還為如如準備好有扶手的座椅,即使發作時老師未發現,如如也不至於摔得太嚴重。

實習的第一天,如如都沒有發作,但兩位老師仍在傍晚時告訴媽媽,如如讓她們整天提心吊膽、她們自認無力照顧好,請媽媽帶回。「我今天真的沒有發作」,那天,如如也氣到流下眼淚。後續媽媽還找了其他小作所,卻面臨老師要求如如工作時,媽媽必須隨時陪同等重重困難。
台灣超越巔峰關懷癲癇聯盟理事長曾幼玲指出,癲癇兒只是傷到腦部,多數時間仍可自理生活與工作,但病友找工作卻屢屢受阻。聯盟曾為病友一間間去電庇護工場詢問工作機會,卻碰到每間都額滿的情況;有的家屬詢問小作所,卻遭小作所以病人狀況太嚴重而拒絕接受,癲癇患者宛如皮球被不同單位間互踢。

如如的媽媽有段時間索性將女兒帶回家自行照顧,但長期下來,女兒開始經常和她起衝突,她一度想找日照或居服員,希望能抽出幾日喘息,卻也面臨申請資格不符、癲癇患者不適用的困境。曾幼玲呼籲,政府應正視癲癇病友工作權,並提供中重度癲癇兒家長喘息的機會。(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16.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