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3📚
01.全台次醫療區域
02.職災家庭欠保障
03.照顧實務指導員
04.情堪憫恕性影像
05.社區藥局高齡化
06.國債鐘響蔡政府
07.家庭財富有全距
08.不當保母年輕人
09.移動障礙在月台
10.總額之惡健保制
11.論文指導國發所
12.五件事情毛健康
13.非本國籍社工師
14.交通載具不合格
15.高教退潮灰犀牛

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五份的第三周(2024.05.13)所羅列出來的七字箴言包括有「全台次醫療區域」、「職災家庭欠保障」、「照顧實務指導員」、「情堪憫恕性影像」、「社區藥局高齡化」、「國債鐘響蔡政府」、「家庭財富有全距」、「不當保母年輕人」、「移動障礙在月台」、「總額之惡健保制」、「論文指導國發所」、「五件事情毛健康」、「非本國籍社工師」、「交通載具不合格」以及「高教退潮灰犀牛」等15則的七字時事箴言,這也使得相與對應的延伸性思考,是有它嚴肅以對的必要。

首先,「全台次醫療區域」,針對醫療區域劃分而來之健康維護、醫療資源及其基本人權保障的階層惡化落差現象,包括新北、桃園、花蓮、嘉義縣市、台東、南投等各地縣市政府,均有提出調整次醫療區域的強烈呼籲,僅以北區的新北市的淡芝石等行政區的人口約22.8萬人,但卻僅有1家淡水馬偕醫院,相形之下,台北市的士林、北投等區約50.8萬人,卻是擁有台北榮總、新光醫院、市立關渡醫院、振興醫院等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兩邊的醫療資源落差頗大,只不過,受制於北區現已達到每萬人70床,而無法再增床位,如此一來,從單一全區到不同次區、從本轄看診到跨區域就醫、從醫療量能到病床數量、從馬太效應到區域不均,以迄於從醫事人力到整體布建,點明出來全台醫療資源建置與配置,實有必要以進行通盤檢視;「職災家庭欠保障」,自2022年5月上路的〈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雖然是對於職災勞工多了失能年金、醫療看護補助、職能復健津貼、退保後確診職業病照顧等,也提供預防及重建資源,但是,由於職災保險費率並沒有調整,也未對雇主多課責任,特別是新法實施之前就遭遇職災的勞工,還是被排除不適用於新法而淪為災保法孤兒,這也讓從舊法到新法、從初期到中後期的職業災害,以至於包括身心復能、生活適應、職業重建、經濟安全等持續惡化的各項人身困境,直指出來極度欠缺保障的職災勞工,實有逼入生命絕境之虞,特別是1980年至2023年期間的統計顯示,職災死亡高達2萬2067人及其職災失能高達15萬8822人,意指的是總計共有18萬多個的職災家庭,是需要給予應有的社會性關注;「照顧實務指導員」,迎接超高齡社會的到來,這使得相與關聯的議題現象,實有復歸於『照權』、『兒權與老權』以及『照顧實務指導』等各項意旨的基本提問;「情堪憫恕性影像」,針對近年來層出不窮偷拍、散布、播送、販售、持有等兒少性影像案件,只是,過去三年以來這類案件有超過二成是緩起訴或不起訴,特別是有三成以上係以『情堪憫恕』為由逕自減刑,對此,從不起訴到起訴或緩起訴、從拍攝製造性交或猥褻相關物品到有對價之性交或猥褻行為及其坐檯陪酒或色情伴遊伴唱、從提告到無被害人與被告、從初犯認罪到付錢和解、從單純購買到共犯結構、從被動購買到主動下單、從下架封網到身心受創,以迄於從輕縱加害者到受害者再被傷害等盤根糾結的『性影像潘朵拉』,實有嚴肅看待之必要;以及「社區藥局高齡化」,台灣一地即將在明年(2025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這也讓社區藥局的運作型態、業務樣貌,必須因應於高齡老化趨勢而有其包括攻擊、創新、改善與防禦等的不同策略的結構性調整,如此一來,隱含『健康照護站』、『老年人的柑仔店』等概念內涵的社區藥局,一舉成為了在地守護的重要憑藉,畢竟,從多生少死到少生多死、從嬰幼兒產品到銀髮專櫃、從奶粉尿布到保健食品、從慢性處方箋到生活輔具器材、從工具導向的醫護範疇到情感陪伴的身心守護,更是讓高密度布建及其可觀數量的社區藥局,如何得以有其從單一領域以延展到多領域、領域及其整合領域的社區照顧機制設計。

其次,「國債鐘響蔡政府」,根據國債鐘揭露,2016年5月20日蔡政府執政之初,中央政府長期(一年以上)債務未償餘額為5兆3,988億元,長短期債務餘額合共5兆6,431億元,國人平均每人負擔債務未24萬元,值此政權移轉前夕的2024年4月19日,長期債務餘額一舉創下歷史新高的5兆9,638億元,長短期債務餘額合共6兆3,228億元,平均每人負擔債務為27萬元,累計八年下來的蔡政府執政,長期債務增加5,650億元,長短期債務餘額合共增加6,797億元,平均每人負擔債務則是增加3萬元,弔詭的是,同一時間的中央稅收也創下至少1兆2,697億元的超徵數字,在這裡所要被凸顯的乃是從不斷膨脹的債務餘額到逐年下跌的債務比率,以及從政府累積債務幅度到GDP的成長幅度等等財政幻覺的迷亂、脫序情事;「家庭財富有全距」,相隔有30年之久,行政院主計總處再度公布所謂的〈家庭財富分配統計〉,結果顯示,2021年時每戶家庭平均財富為新台幣1,638萬元,前20%家庭平均財富為5,133萬元,後20%家庭平均財富僅有77萬元,兩者的貧富差距高達66.9倍,相形之下的1992年之際,每戶家庭平均財富則為526萬元,前20%財富家庭與後20%家庭的財富分配差距僅為16.8倍,顯然,從30年前後到各自的時代變遷環境、從過去的調查到目前的大數據勘查、從16.8倍到66.9倍、從生存環境到經濟發展、從個人移轉到社會移轉、從世代移轉到家庭變遷、從財富分配到富貧差距、從常態分配到極值全距、從五分位數到吉尼係數、從客觀數據到體感貧窮、從可支配所得到炫耀式消費,以迄於從租稅手段到救助措施,此一家庭財富分配的數據勘查,顯現出來自當是有其回歸關於『個體—制度—大環境』的綜融性考察,連帶地,從個體、集體到總體之於不同分析單位、介面的貓膩、縫隙,更有深究之必要;「不當保母年輕人」,2023年居家托育人員總計2萬7281人,年齡超過40歲以上者占86.53%,其中以50至59歲為大宗,共計9664人、占比為35.42%,顯現居托工作出現高齡化現象,至於,何以年輕人不去從事俗稱保母的該項職種,包括有關閉高職幼保科、薪水工作不穩定以及不重視技職人才等因素,相形之下,從居家保母門檻低到學士後教保專班滿招之中高齡居托員的誘因條件,顯現,居家托育人才、人流與人資的拉扯,如何得以取得某種衡平關係,這才是考察的重點所在;「移動障礙在月台」,某高階警官帶高齡92歲母親去搭乘台鐵火車,正當要推著輪椅要進月台之際,遭到站長的阻擾表示因為無障礙設施尚未啟用,無疑地,對照於從告示牌已經清楚寫著無障礙設施業已竣工,到站長一度要求高齡長者站立以確認是否為身障身分,抑或要求進入車廂出事後責任自負之類的資訊不對稱和應變不妥當舉措,就不僅止對於當事者不優的身心感受,而是從完成竣工檢驗到部分工程施作、從高階警官知其如何據理力爭到求助無門的一般民眾,此一涉及到內部間的橫向維繫以及外部間的危機處理,能否有其應有的障權維護建置機制,連帶地,關乎到從物理到心理、從硬體到軟體、從有形到無形、從私領域到公共場所、從行為到態度,以迄於從國家機器到公民社會等等用以破除移動障礙及其友善環境的實質建置,實有其通盤、總體和整全以對之必要;以及「總額之惡健保制」,近年來全民健保之點數折算點值的給付爭議,直指出來的是總額作為一種必要之惡的存在作用,關於總額制度設計的正向思考,乃是用以確保年度可預測的財務負擔,期以在財務可負擔範圍內,對給付的範圍、項目、金額優先順序有所取捨,但是,卻也衍生出來總額不足由國庫挹注及其健保醫療資源的不必要耗用,如此一來,舉凡上游之高齡少子女化的精算原則、中游之事前防制的預防醫療,以迄於下游所涉及論病例、論人或論質等等不同的給付方式,皆有其通盤審視之必要。

最後,「論文指導國發所」,台大國發所公布〈學位論文品質與管考準則〉,規定專任教師每學年度入學新收所指導的博士生最多2位、一般碩士生6位、在職專班生6位,換算下來的結果是每1名老師1學年最高可以指導14名學生,顯然,從少子女化到高教生存危機、從海納百川到搶救學校、從碩班學士化到博班碩士化、從入學考試的巧門到畢業門檻的大開方便之門、從正規學制到同等學力、從採認最高學歷到採計工作經歷、從一般生到在職專班、從預備知識到進階知能、從科目學習到論文抄襲、從師生比的量產到品管控制的質感、從受教權益到把關責任、從洗學歷到拿文憑、從學歷貶值到實力加值、從師生學閥到系所幫派、從政學通到社會資本,以迄於從終身教育到學習心靈結構,直指的會是要如何破除學歷至高、文憑至上的科舉文化主義,這才是道為本的基本思索命題,如此一來,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的蛻變危機,何嘗不是意指高等教育及其人力資本發展的更大危機所在;「五件事情毛健康」,蒐集有21,410隻寵物狗,並且狗年齡介於2歲-25.5歲之間,同時雄犬與雌犬以及純種犬與混種犬之比例相當的一項研究,藉此得出決定一隻寵物狗是否健康的五大因子,這其中包括有社區穩定性、家庭總收入、與兒童的社交互動、與其他動物的社交互動以及寵物主人年齡,雖說,該項研究係以寵物狗為其分析的對象樣本,但是,從犬隻到人類及其從寵物狗的身心健康到人類長者的生命品質,兩者之間頗有鑲嵌、會通之處;「非本國籍社工師」,勞動部預告〈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六款工作資格及審查標準〉的該項草案,日後只要是通過國內所核發社工師證照的外國人,將可以留在台灣島內工作,只是,從人數有限的杯水車薪到緩不濟急的聊備一格,甚或是有待磨合融入的提油滅火,對於僑生身分的非本國籍社工師得以到台灣應聘就業一事,除了是要有從之一到備案的認知心態外,更為積極的因應策略,還是要從現行國內科班社工與學分班社工,兩造間之於社工人力、人資的開發、結合和運用,以找出創新、改進的共生之道,而非只是停留在零和賽局之攻擊、防禦等圍堵戰術;「交通載具不合格」,台中市教育局每月聯合稽查學生交通車,今年至今共計稽查94次、攔查52車次、違規17車次,不合格率高達32%,違規部分係以交通車未備查、車齡逾10年最多,顯然,從交通局到社會局、從學齡前到學童少年期、從幼兒園到課照補習班、從立案合法到未立案、從到補習班的事前防制到道路街頭的事後防治、從稽查到攔查、從官方的稽查人力到家屬端的主動舉發、從初犯違規到再犯慣性、從車輛的機械因素到駕駛的人為干擾、從增加稽查量能到提升稽查效益、從查獲代價之交易成本到學童安全之機會成本,以迄於交通載具接送的集體行走到班,學童人身安危的車安、駕安、交安、道安議題,實則是比想像之中來得嚴重;以及「高教退潮灰犀牛」,目前大專校院的一年級學生人數將自111學年度(2022年)起減至20萬名以下,並且出現逐年遞減趨勢,乃甚至到了117學年度(2028)之際,會降至第一波的最低點,屆時的大一新生數將只剩下15.7萬人,不過,到時候也會有超過八成的大一學生是可以就讀公立高教學校,至於,那些招不到學生的私立大專校院則是自求多福於如何苟延殘喘的斷尾求生,只是,緊扣人口發展的時代脈絡變遷,那麼,從私立到公立之高教學校的存亡問題,究竟是時候未到的『黑天鵝』還是鋪天蓋地的『灰犀牛』,這其中所隱藏的貓膩、縫隙及其所應該要有的策進作為,這才是針砭該起「少子女化大環境—高教制度失靈—公私立高教」的真義所在。

總之,高達15則的時事新聞箴言化,背後所實有的是從臺灣島內到地緣政治、從疫情火熱到後疫情善後、從政治到經濟或其它以及從法令到典章等生活序曲,對此,多些達觀來看待從「COVID-19」到「後疫情社會」的生活樣態和世間百態,至於,糾結於『個體(蘋果)-制度(木桶)-環境(製造商)』所顯現出來的這些整體社會事實(holistic social fact),更是說明: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它隨時在做改變。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