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年輕人專業技能,協助經驗傳承,勞動部三年前開辦「明師高徒計畫」,打出「一對一」或「一對二」進行師徒制訴求,期間由政府支付師傅每月5000元、學徒1萬元津貼,最多一年。不過執行以來爭議多,「學習」或「勞務」關係難以釐清,加上學成就業率低,勞動部已自本月起停辦,目前訓練中的師徒進行到訓練期滿為止,預計明年8月全面畫下句點。

勞動部表示,任何職訓模式都要回歸就業市場,明師高徒計畫投入訓練成本高,但就業率不理想,經檢討後決定割捨,且很多訓練職種也可由一般職訓課程辦理,因此希望將資源回到就業導向的職訓模式。

明師高徒計畫於2013年10月開辦,當時鎖定18至29歲非在學的未就業青年,希望透過一對一跟著師傅學習專業技能,兼顧促進就業及經驗傳承,讓老師傅寶貴技藝可流傳。當時開出職種約25種,包括木雕、草編、插畫漫畫創作、西服製作、廚藝及廟宇雕刻等,為此勞動部各分署深入各地探訪師傅,聘請其加入計畫帶領徒弟學習技能。學習期間由政府補助師傅每月5000元、學徒1萬元訓練津貼,最長補助一年。

勞動力發展署表示,計畫以「做中學」為導向,但相關職種非屬主流就業市場,青年學成後就業不易,加上一對一學習,老師傅與年輕人對學習態度認知要求不同,學徒離職退訓率偏高,且政府除補助外,還要派人查核,投入成本與效益不成比例。此外,外界對明師高徒計畫中的的師徒關係到底是學習還是勞務提供?學徒因不受勞基法保障,也有諸多質疑,經檢討後決定自12月起停辦,不再接受新的申請案。

據統計,明師高徒開辦三年來共有3280對師徒參與計畫,目前仍進行中約200多對,預計到明年8月全面屆期,該計畫走入歷史。官員表示,勞動力發展署各分署開辦許多職訓專班,明師高徒辦理的職種都有相關專班,也會延攬業界優秀師傅開班授課,可達到相同訓練成果,但定位清楚,就業率更高,都是停辦原因。(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1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