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交易(Deal with the Devil)
魔鬼交易又稱浮士德的交易,乃是西方廣泛流傳的文化主題,對此,按照傳統基督教對於巫術的解讀,魔鬼交易要在人類和撒旦或是其他惡魔之間簽署,而人類經常是以自己的靈魂來換取惡魔的恩惠或是惡魔所提供像是青春、知識、財富或權力等等的誘惑。准此,魔鬼交易總是隱含有很大的危險性,往往也為了魔鬼的恩惠而必須付出自己的靈魂,因此,這些以道德教訓作為故事的結尾,一方面突顯出來投機取巧的人往往會遭受到永恆的詛咒,不過,也有以智取勝戰勝惡魔的反轉結局。
台灣一地也將該項浮士德交易的概念,援用到社會福利民營化的變遷趨向上,藉此指陳出來美其名是想要透過政府與民間的公私協力,以創造出來多方的共贏結局,但是,諸如評估機制闕如、夥伴關係不清、角色功能混淆、績效管理羸弱等等的結構性限制,造成非營利組織在招標、議價、簽約等等私有化的委託過程當中,因為方案經費挹注的『「胡蘿蔔』及其約束管制的『棍棒』,而讓初衷的使命逐漸模糊,也就是說,必須依附在委外模式的結構環境裡,透過計畫審查的競爭得標,以找到立足於社會福利市場的一席之地,只不過,某些預期或非預期性的發展後果,亦為公私協力策略規劃底下的一種悲情、原罪與宿命,比如:得標之後的履約歷程,隱藏的便是諸多機關的魔鬼對抗,特別是因著配置經費預算的權控結構,這使得承接方案的委外單位,因為依約的對稱性關係,進而喪失了非營利組織所要被捍衛的主體性意義;連帶地,雖然是承接方案而得以名正言順地進行案主的相關處遇,但是,此一殊異的供需媒合型態,多少也讓承接的社福單位一步一步地走向一條自我膨脹的不歸路。總之,扣緊浮士德交易而讓非營利組織出現從專業自主、財務自主到使命自主之間的貫通或斷裂,這也是擁有生養、眷養或餋養宰制權的國家機器所要嚴肅以對的變革課題。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延伸概念:民營化、公設民營、契約委託
(本則小百科係由王順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