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編碼(Data Coding)

資料編碼通常是在所有資料都蒐集齊全之後,所進行的質性研究工作,對此,資料編碼乃是研究者經過思考、獲得啟發,以將一堆的原始資料整理成有意義的資料,包括縮減資料並將資料放入分類項目之中,而這也有助於研究者未來可以更有效率的搜尋資料。基本上,可以歸納出三種的資料編碼:(一)開放性編碼(open coding):研究者企圖將大量資料濃縮為幾類資料的第一個步驟,透過閱讀田野筆記、歷史資料等其他資料,將重要議題、關鍵事件加以記錄,並用不同的顏色註記初步的概念,以讓資料內部的主題逐漸浮現出來;(二)主軸式編碼(axial coding):這是資料濃縮的第二個步驟,研究者進行主題的組織,並確認相關主題在此主軸上移動,對此,在開放性編碼時,研究者注重的是實際的資料,並且賦與每個主題編碼的標籤,而主軸式編碼不在於找出主題的連結和濃縮出主題的概念,而是專注於最初的編碼主題,因此,在此階段可能會產生其他的編碼或是新的概念,甚至於提出新的問題,研究者將之註記下來,並且也可用以檢視最初的編碼,以讓主題更為深入,從而增加證據和概念之間的關聯性;(三)選擇性編碼(selective coding):此乃資料編碼的最後一個步驟,研究者在此確認研究計畫的主要議題,選擇性編碼係再一次掃描資料及先前的編碼,透過選擇性地檢視能反映出主題的個案,並且將編碼後的資料進行比較或對照。

資料來源: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譯)(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學富。
延伸概念:質性研究、田野筆記、紮根理論
(本則小百科由吳恩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