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18日通過「擴大生育補助方案」,將農保、勞保、國保、軍保的生育給付標準整合一致,全面提高為每胎10萬元。(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昨宣布,自明年起,女性國人生育可請領生育給付,再加生育補助,每胎均達十萬元。但勞保生育給付是根據投保薪資級距計算,不同投保級距,實際多領的生育補助不同。勞動部預估,每年將有九點九萬名投保勞保的勞工受惠,平均多領二點九萬元的生育補助。
勞保生育給付是勞工保險為女性被保險人提供的生育補助,屬於社會保險的一種,現行規定是可以領二個月薪資。
根據勞動部試算,假設一名女性全時勞工的月投保薪資級距為最高級距四萬五八○○元,原本就可領到九萬一六○○元的生育給付,換算下來最多只能再多領八千四百元的生育補助;若投保最低級距二萬八五九○元者,則可領到四萬二八二○元補助。部分工時勞工、未達最低工資者,最低投保級距一萬一一○○元,可領到七萬七八○○元的生育補助。
據勞保局資料,截至今年七月,女性勞保投保人投保薪資級距四萬五八○○者,總計約一四六點八萬人,若設定生育年齡廿歲至四十四歲,則有七十五點六萬人。
據勞動部統計,去年領生育給付者,平均月投保薪資四萬元以上者,有三萬六○○九人,占比百分之卅三點九九;平均投保三萬至三萬九九九九元,則有二萬七九六八人,占比百分之廿六點四;平均投保二萬至二萬九九九九元者,則有四萬七十一人,占比百分之卅七點八二,平均投保一萬九九九九元以下者,占比百分之一點七九。
外界擔憂,勞保生育給付屬於社會保險制度,在此之上加發補助,形同投保級距高、保費繳多的人,卻拿到較少的補助金額,會不會變相鼓勵高薪低報?勞動部勞動保險司長陳美女表示,若未核實投保,將處罰四倍罰緩,且只是為了領生育補助而低報,也會影響到其他給付權益,實質上對自己也不利。
陳美女強調,生育補助是基於福利公平原則,對於領取較低給付的族群,給予比較多補助,也是給低薪族更多的育兒支持。(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5.09.19)

現今社會少子女化,生育率持續下降已成為全球普遍面臨的挑戰。為了鼓勵生育,政府推出了一項擴大生育補助方案,其中包括生育補助金每胎10萬元的政策。這個方案主要在減輕育兒成本,提升家庭的生兒育女的意願,從而促進人口的成長。
生育補助金的設立,有助於直接減輕家庭經濟壓力。新生兒的誕生不僅需要物質上的準備,還需要父母在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援。10萬元的補助能夠為家庭提供一定的經濟支援,讓父母更加安心地迎接新生命的來臨。藉由減少育兒過程中的經濟負擔,政府希望能讓更多家庭願意對二胎甚至三胎進行考量。
勞保生育給付作為社會保險制度的一部分,更進一步強化了對新生兒家庭的支援。這項給付主要在保障因生育而導致的父母收入損失,幫助他們在休產假期間維持生活水平。透過勞保制度政府不僅關注個人經濟問題,還希望透過制度化的保障,讓家庭擁有更穩定的生育環境。
但是只有依靠金錢補助和保障措施是不夠的。社會的整體氛圍、企業的育兒政策和公共服務的改善都將影響家庭的生育決策。當然更要考慮婚、生、教、養、衛這五個方向,政府應該聯合社會各界,提供更為全面的支援,包括育兒假期的延長、托育服務的擴充等,以創造一個更友善的生育環境。
透過擴大生育補助方案,並結合社會保險制度,我們可以期待未來的家庭能夠享有更多的支援,共同面對育兒過程中的挑戰。如此才能真正在長期內提升生育率,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固實在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