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媽餵母乳好辛苦!國內一項調查發現,約7成職場哺乳媽媽體力達極度疲勞,其中4成因此感到體力透支,最令她們困擾的是,因工作時間無法按時擠奶,導致奶量減少、胸部脹痛。醫師提醒,「擠乳效率」與「少量多次」是工作忙碌時的重要原則,當行不通時,應及早與泌乳顧問討論變通作法。

職場哺乳媽的辛酸逐漸受到重視,日前有女性立委提議帶嬰幼兒進議場,更有立委力擋哺乳媽夜間工作問題。嬰母用品廠商日前委託1111人力銀行進行「職場哺乳媽生活時鐘大調查」,根據結果顯示,3成媽媽返回職場後就停止餵奶,原因包括工作太忙沒時間、工作環境沒擠奶空間、擔心影響工作效率。即始職場媽堅持繼續餵奶,仍會遇到無法按時擠奶等問題。

此外,媽媽工作完後想哺乳,常因身體太疲累,且仍需做家事或照顧其他孩子,還要擔心寶寶夜啼,因此倍感壓力,有人甚至在出門工作前就開始煩惱。約有7成職場媽表示,體力已達極度疲勞,更有約4成媽媽表示體力透支。

博仁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國際認證泌乳顧問毛心潔表示,哺乳門診中常見壓力極大、覺得事情總是做不完的職場哺乳媽,當無法按時擠乳,媽媽就會因脹奶不適,甚至奶量下降。她通常建議媽媽把握「擠乳效率」與「少量多次」二大原則,使用適合自己的吸乳器,在短時間快速擠奶,就能消緩脹奶、維持奶量。

毛心潔提醒,媽媽返回職場前2周先規律擠乳、建立奶量,同時了解職場的擠乳空間,例如閒置會議室、倉庫,鄰近機關大樓的哺乳室等,或利用辦公室隔間加哺乳巾簡易打造擠奶房,隨時變通。此外,也應事先與主管、同事溝通,並和曾哺乳過的前輩交換意見,不讓擠奶變成壓力。

當然,家人的參與和支持非常重要,毛心潔提醒爸爸們,育兒是夫妻二人的事,參與協助後,爸爸也能成為很好的育兒幫手。(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16.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