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開學之際,卻有大學的系主任在社群網站發文抱怨指出:將大四學生的必修課排在周五,竟有學生家長寫信要求調課,否則「到課率」將會很難看,顯然,一則尋常不過的校園教育議題,卻是引發了諸多的聯想空間。

基本上,在入學人數不斷的增長,但是,學校教室的設施設備卻沒有相對增加的結構性限制底下,所謂將大四學生的必修學分安排在周五上課所造成的怨懟,實乃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也就是說,倘若未能獲致通盤性的規劃解套,那麼,周五不排大四生的課,只會將可能的不滿情緒,移轉給大一、大二或大三的其他學弟妹們,而無助益於問題的真正舒解,尤有進者,必修學分作為專業養成的必要條件,那麼,週五的必修課及其不堪的「到課率」,相與衍生的意含為何,這會是才是問題的爭議與真義所在,比如說:在其他所謂較佳時段的必修課程,是否就會照表上課和靜心聽講?而對於上課而來的專業培力,又是否含蓋必、選修而來的綜融性學習?准此,在這裡的論述癥結點就不全然是聚焦在到底週間的那一個時間點,才是較佳的排課時段,而是上述的排課何以只會出現在大學的教育學制裡,也就是說,從義務教育到高中職抑或是研究所階段,是否同樣也會有類似的排課困擾?

畢竟,相形之下,高中職或國中小的教育階段,比較是屬於封閉型態的教育氛圍,不要說對於排課的時段可以有所置啄,更沒有要不要來上課的選擇自由;至於,碩、博士階段的高等教育養成,即使是擁有相對的自主選擇權,但是,把握在校求知的教育資源,這使得排課、上課與翹課,都已然不是問題的針砭所在,就此而言,『排課』的人身困擾,已然是含蓋了包括行政單位、師生兩造抑或學生家長而來的利害相關事情,因此,應該要加以反思的也不就單單只是限縮在工具層次的技術性操作,而是,『排課』之於受教學習及其大學高等教育而來的獨立思考能力,是否因而有所精進?也就是說,藉由排課的風波困擾,以進一步反省高等教育階段的學生所應該要被涵化的心靈結構和知識圖像?

最後,扣緊排課、選課與上課的串聯性思考,那麼,若干既存的迷失現象,亦有它廓清之處,比如說:不來上課的原因為何?單純是因為上課的時段不優?教師太混、授課呆板?還是沒有意願、不感興趣、爬不起床、太晚下課抑或是另有重要事情和不同考量?如此一來,深恐排在周五的必修學分,會危及到最後畢不了業,這或許才是引起喧擾的真正原因所在?!連帶地,擺盪在從大一到大四以迄於從必修、選修到通識課程,又是否真正落實開課說明的機制設計,藉此讓師與生以及教與學,得以鑲箝構築一種互為主體意義的學習成長氛圍?准此,從排課紛擾的相關發想,對於受教學生來說,宜要思索冷門與熱門的時段調派,終究是要回到學習心態與時間管理的必要調整;至於,對行政當局或學校教師而言,回歸於獨立思考與思辨的關懷旨趣上,是否將排課、選課和上課的選擇權,還諸於一種理想言談情境的公共論述,藉此思忖學習、受教以及成長的真義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