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俊帆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生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研發專員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遽聞KMT總 統候選人洪秀柱提出增薪抵稅的想法,個人認為十分不妥。或許我們還圍繞著基本薪資調整的夢靨需要面對。但資方與勞方的關係在主要政黨均處於右派思維停留的 狀況下(自經區、貿易開放、鬆綁法規、解除管制),勞雇之間的對立衝突將永遠無法解決。簡單來說,企業主在彙整了生產工具後,固定成本幾乎無法降低,而能 夠cost down的方式就是讓變動成本下降,而雇用勞動者的薪資就屬於變動成本。因單純勞動商 品化的結果表現在勞動契約之中,國家為免勞動者的勞動權益受到損害,而以政策介入制度建置,強制雇主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降低(但同時也加強了)勞動商品 化的負面效果。實踐上,時有批評當企業未能了解相關的法定勞動福利是為了分擔全體勞動者的集體社會風險(例如職災、失業,以及退休後的經濟不安全),就會 將所有的法定勞動權益也視作雇用成本,而予以抵抗。

 

  從台灣經濟結構中的企業規模來看,多以中小企業為主(相關認定規範載於台灣中小企業認定標準,2011年工商普查指出,中小企業產值佔全部企業的45%),其中微型企業佔全部企業家數的80%。因此,從微型或小型企業經營的存活角度觀之,包含創新、成本控制、資本累積等,並不能批評企業將所有的法定福利視為雇用成本,而以之當為理由,反對調漲基本薪資。此外,19972008兩次金融危機,台灣能低空度過,中小企業的組織彈性也確實發揮了相當作用。實例上,包含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勞動者薪資結構中的業務獎金或其他津貼,也被列為扣抵的對象,由企業與勞動者分別支付獎金的2%。簡言之,從資方的角度來看,提高基本薪資不僅是調高額度的問題,連帶地支付法定勞動福利的成本也確實相對提高。

 

  但 企業生存除了企業主的創業精神與資本積累而獲利外,企業對於所立足的社會,也必須有相應的社會責任,而應該落實於勞動者的權益增進與其生命週期相關的風險 承擔中。雇主與勞動者之間的關係如果僅立基於勞動契約上,而失去彼此互助的精神,那對於微觀的企業永續與巨觀的一國經濟成長均有害而無益。換句話說,從關 係取向來看,國家有照顧國民的責任,企業有保護勞動者的義務。調高基本薪資對資方的收益必有所打擊,但如何在保持「合宜的」獲利與照顧勞動者之間做出平 衡,則需要資方調整心態,更是國家必須強勢介入的基礎。

 

  「增薪抵稅」的想法雖給了資方加薪誘因,但這不僅無法改變資方的心態,相對地更讓整體國家政策偏右。一方面,企業的雇用成本何以能轉嫁到整體社會之中,而讓國家減少稅收(降低稅式重分配效果),這帶來的負面效果將遠比先前22k政 策更讓人髮指;另一方面,這樣的政策並無法扭轉企業主擔負社會責任的思維,永遠只看個人與政黨近利,而無法顧及企業發展與社會存在的永續。如果一味地只想 利用政策工具讓整體經濟(勞動)政策更向右偏,那後果勢必將付出更沉重的代價去回應右偏政策所帶來的預期後果:社會不平等的差距擴大與更劇烈的勞資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