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隨著季節的交替,當颱風成為固定的通過性儀式之際,那麼,究竟要不要放颱風假,總是成為地方百里侯天人交戰之所在,至於,毀譽參半而來的各項道德性指稱,這多少點明了颱風天放不放假一事,還是有它嚴肅以對的必要。

基本上,當中央授權予地方政府全責扛起颱風天的休假與否,究竟只是因為因地制宜的權變所在?還是地方當局有其相較於中央政府更多專業資源的臨場判斷?就此 而言,經常都是冠以類似『賴神』或『賢神』的稱謂,以進行所謂事後諸葛的道德性想像,這不僅無助益於颱風放假與否的結構性解套,反而是讓問題治絲愈紛而無 法找出應有的解決對策。誠然,颱風天到底要不要放假一事,其所考量的究竟是個體的人身安全?是國家發展的總體經濟?是一種可遇有所求的小確幸?還是一種寧 可錯放但卻是不能不放的政治權謀考量?以此觀之,在激情過後的針砭反思,就不應該只是侷限在縣市首長個人超凡入聖的人治思惟上,而是有無一套常規性的應變 治理模式?

對此,相與關聯的解套與配套,理應是要多重且深邃的綜融性評估,這其中包括有:是否可以將颱風不上班以納入成為親職或家庭照顧假的一環,藉此委由休假的當 事者去面對自己所應該要有承當的責任?再則,倘若揭示颱風天不上課或不上班,是一種基本人身權益的放假天,那麼,這當中所糾結權利與義務的對應關係,還是 有它嚴肅看待的必要性,就此而言,是否只要是發布颱風登陸,即是全國不分南北區域以統一放假,但是,事後的補上班與補上課,也要有權責相符的基本要求?以 此觀之,地方百里侯自然是有放假以補班和補課的權變作為,而非只是對堵於科技理性而來的人性弔詭?准此,在這裡的論述真義乃是突顯在制度設計的框架裡,其 所被誘發出來的人性作為,像是一放颱風假,便是無懼風雨以逕行各項的道德危險行徑,因此,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制度性破解,實屬必要,

而非一味地頸領以盼賢能之士的復出新起!?

總之,從『賴神』、『賢神』抑或是到更多的諸神論戰,其所彰顯的是關乎到民主政治的君權與牧民以及公民社會的怯弱與離散,或許,見微知末以看待台灣社會未來蛻變翻轉的可能與否,這才是令人掛慮和憂心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