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全民健康保險制度自1995年實施以來,已成為臺灣社會的重要支柱,提供全民醫療保障,然而,隨著人口結構的改變,高齡化及少子女化的趨勢加劇,健保的財務壓力日益顯現,對此,衛福部提出的補充保費調整新制,旨在於解決財務危機並促進公平性,但卻引發廣泛的社會反彈,乃甚至在政治壓力下嘎然喊停。此事件暴露了健保改革中公平與永續的艱難抉擇,也突顯了政策推動過程中的溝通不足及社會信任的脆弱,這使得關乎到全民健康保險調整補充保費新制,就不僅止於推動與否,而是有其嚴肅思辨之必要。

基本上,全民健康保險制度主要係依賴薪資所得所繳交的保費,來籌措健保運作的所需開銷支出,然而,隨著人口組成及其社會結構的量質俱變,導致中間世代的勞動人口出現從2015年的1,700多萬人的逐年下滑趨勢,這也讓健保的財務狀況,更顯得日益吃緊,對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衛福部針對〈全民健康保險法〉第31條的修正,在不調整健保費率前提下,提出三大改革方向:

(一)股利、利息、租金所得將改採年度結算,若單項累計金額超過新台幣2萬元,將要加收2.11%的補充保費,藉此防止拆單規避繳費;

(二)調高單筆扣繳上限,過去補充保費不管股息、租金跟利息,均以1,000萬元為上限,為了互助精神及有能力的人多幫助弱勢,將往上將上限提高至5,000萬元;

(三)統一獎金起徵點為第一級投保薪資的4倍,也就是說不管拿多少獎金都是一致,以消除高薪者與低薪者間的不公平,這是因為,現行高薪者領40萬才繳、低薪者12萬就得繳,有失公正原則。

無疑地,這些措施旨在於提高健保的財務穩定性,並促進公平性,然而,卻是引發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彈,如此一來,對於補充保費新制的反彈,當有必要深究背後所積累多重社會性因素的相互交織,像是:(一)首先,財務壓力是改革的主要驅動力,畢竟,隨著健保支出的逐年增加,單單只是依靠薪資所得的保費收入,已經無法滿足各項健保的支付需求;(二)其次,改革方案的公平性受到質疑,許多高收入者認為調整新制將使他們承擔過多的負擔,而固定的薪資所得者則是擔心改革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三)除此之外,政治因素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由於即將到來的地方選舉,致使民眾對於保費上調的敏感度和質疑聲量的相對提高,行政部門在改革過程中,也不得不或是遷就考量特定選民群族的情緒反應,導致改革方案嘎然暫停,政治凌駕於專業決策,著實加深了政策推動的阻力。

職是之故,針對補充保費新制引發的社會性反彈,理應採取更為透明和對稱的社會性溝通策略,像是:(一)首先,應加強與民眾的社會性對話,充分聽取各界的意見,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方案的逐步性調整;(二)其次,可以考慮設立專門的監督機制,確保補充保費的徵收與使用的效率當責性;(三)再則,政府更應該探索其他的財源渠道,例如提高企業的健保貢獻,抑或是針對高收入者設定更為合理的稅率,藉此減輕工作貧窮者的經濟負擔;連帶地,從批判社會學的角度看,對於補充保費新制的反彈,也不僅僅只是減損主動收入的經濟問題,更是一種社會正義的綜融性表現,也就是說,祭出補充保費的調整新制及其民眾的反彈動作,相當程度上,除了意指許多民眾對於政府的信任度怯弱外,改革措施更應兼顧到社會全族群的多元性和公平性,換言之,改革措施若僅從單純的財務角度出發,而未能充分考慮全社會的整體利益,就難以獲得廣泛支持。

冀此,未來的改革不僅需要考量到人民的經濟負擔,更應兼顧社會的公正與平等,讓每一位公民均能感受到改革的必要性和跨世代的共融性,此外,健保制度的變革對和改革作為,理應也是一種持續、漸進的調整過程,而非是一次到位的驟然建置,尤其是需要建立長期的規劃和評估機制,以應對高齡化、少子女化的加惡人口發展趨勢,及其所出現的財政崩盤危機。總而言之,該項全民健康保險的補充保費調整新制,吹皺一池春水的,又豈止於相關既得利益者(stakeholders)的人性情緒反彈,更直指全社會對於公平與永續應有的批判性反思,就此而言,政府在推動改革的過程中,除了須平衡各方的本位利益、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和探索多元的財源渠道,藉此獲得社會大眾的支持外,未來的改革應該更加注重公平性、共融性、賡續性和社會連帶,據以確保實現社會正義、財政永續以及健保制度的穩健發展。

誠然,從股民到小資族的一遍哀號,雖然是讓行政院出手暫停有爭議的規劃,但是,從特定對象到特別項目的該項補充保費調整措施,遭逢到始料未及的社會性反彈以及勝選考量先於專業評估的改革阻力,就更難以想像迫在眉睫的費率、保費、給付等全民健康保險機制設計的改革作為,又要如何回歸於認知同理心及其理性分析的公民社會覺醒,尤其是背後所揭示的公平與永續困局,依舊還是一項待解的艱難抉擇。

(本文的撰寫構思取材中時電子報,2025.11.06:「健保補充保費挨轟,石崇良親上火線:改革是為了公平非『搶錢』」)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