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表示,地方所屬學校電費將回歸地方自治,台電今年三月也發文明年起教育設施優惠電價回歸地方,雲林縣一年形同要新增逾1.5億元支出,財政單位指出此舉形同「雙殺」,造成財政極大困難,雲林縣長張麗善則表示,中央在財劃法通過後,想盡辦法苛扣地方補助,未來政策要落實將「很困難」。

卓榮泰日前表示,因應新版財劃法,地方所屬學校電費、地方公有建設物的耐震改善經費、部分廢棄物清理經費等,回歸地方制度精神,引起許多縣市政府跳腳。

雲林縣初步估算,中央補助校園冷氣電費、冷氣維護費一年近5千萬元,此外,台電今年3月發文縣市政府,有關115年度教育設施優惠電價及凍漲電價差額回歸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編列預算支應,縣府估計雲林縣教學用電每年約1億元,等於一年要新增1.5億元預算。

雲林縣財政處長孫綿凰坦言「很錯愕」,學校是公共設施使用,不理解中央為何做出此決定,正在了解其他縣市如何因應。

她表示,中央給地方的一般性補助款只保留社福18.3億元,其餘前途未明,統籌分配稅款分配又比預期短少,雲林財政已出現極大缺口,如今冷氣補助回歸地方、優惠電價也取消,等同雙殺,「學校怎麼可能有錢」,已造成雲林財政極大困難。

張麗善指出,財劃法三讀通過後,地方基礎建設與重大建設不再完全倚賴中央,也能避免資源重複,「但中央反而想方設法苛扣,讓地方編列預算時充滿不確定性。」

張麗善批評,財劃法通過後,中央一般補助款僅留13%社福支出,其他87%全部都要用計劃型補助,導致地方無法穩定掌握財源。「我們要編明年度預算,卻完全無法確定哪些經費能夠落實,這對地方政府是一大困擾。」

她強調,統籌分配稅款來自人民辛苦繳納的各項稅收,本應全民共享。今年稅收比去年多出4165億元,依照公式與指標分配,本該合理挹注地方財源,支持各縣市推動建設,既然發現有一些缺失,希望我們立法院跟行政院,趕快來進行修正,避免分配不均。

張麗善也指出,學校「班班有冷氣」已落實,中央卻將冷氣電費補助取消、台電也取消優惠電價,雲林縣一年光是電費就要多支出逾1.5億元。她認為,中央與地方不應「斤斤計較」,而應共同以服務民眾為優先,「用在地方,中央並不會吃虧。」

她坦言,眼前最大挑戰是社會福利、教育經費與老人服務等預算難以落實,營養午餐、長青食堂、樂齡中心等政策恐受影響。「一般補助款一直都是法定預算,是給地方非常穩定的一個預算編列的基礎,現在僅剩13%的社福補助,其他要看各部會臉色,地方要如何因應?財政與主計部門都難以編列,未來政策推動將很困難。」(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