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地院國民法官法庭29日審理男童剴剴被保母劉彩萱、劉若琳姊妹虐死案,傳喚鑑定人法務部法醫研究所病理組組長許倬憲,許倬憲證稱,剴剴遭人束縛約束、長時間罰站、毆打成傷,間接死因為營養不良與肺炎。剴剴外觀瘀傷與解剖後觀察到的皮下瘀傷不同,皮下瘀傷是跟被棒球棒毆打的一樣。
許倬憲證稱,剴剴相驗時全身多處瘀傷、挫傷,形成皮下組織液鬱積,剴剴因血液循環造成細胞缺氧,最終導致低血溶性休克而死亡。
許倬憲說,剴剴的血液檢體雖有抗組織胺藥物成分,但未檢驗出無毒物,頭臉有多處大面積瘀傷,頭皮多處皮下組織出血,顱內未出血,因此頭部外傷不是致死原因。
許倬憲說,剴剴體型削瘦,可清楚看見他的肋骨輪廓,且他的臀部呈現皺摺狀,顯示他長時間營養不良。
許倬憲表示,剴剴另有肺炎病變,其肺泡內吸入少量食物,但不是致死原因,剴剴屍斑並不明顯,眼結膜呈現蒼白狀,腦血管缺血、塌陷,可見他有缺血狀態,且其他血管則也呈現出缺血的狀態。
許倬憲還說,剴剴並非因橫紋肌溶解造成腎衰竭而死,而是因為遭人束縛約束、長時間罰站、毆打成傷,間接的死亡原因是營養不良與肺炎。
許倬憲表示,剴剴外觀瘀傷與解剖後觀察到的皮下瘀傷不同,皮下瘀傷是跟被棒球棒毆打的一樣,呈現瀰漫狀,剴剴因營養不良休克,營養不良也導致免疫力降低,是他感染肺炎原因之一。(時事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2025.04.29)
法醫對於剴剴案的證詞中,可以清楚看到虐待行為對兒童身心健康的嚴重傷害與後果,這些證詞揭示了虐待行為如何在不同層面,從身體創傷到生命威脅,對兒童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也強調了社會與法律介入的重要性,法醫指出剴剴身上的皮下瘀傷與被球棒毆打的傷勢相符,這不僅是對施虐行為的直接指控,也是對兒童生命安全受到暴力威脅的強烈提醒,瀰漫狀的瘀傷顯示出暴力的持續性與頻繁性,揭示了剴剴長期處於高危環境中,這樣的傷勢不僅造成了外部的肉體痛苦,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更可能在心理層面留下深遠的創傷,形成對暴力的恐懼與無助感,然而剴剴長期的營養不良顯示了虐待行為的另一層次,法醫描述其體型消瘦,肋骨清晰、臀部皺摺,這些都是營養不良的直接象徵,也代表他在基本的生活條件上未獲得應有的保障,營養不良不僅影響孩子的體能發展與智力成長,更削弱了他對疾病的抵抗能力,進一步危及生命健康,這種情況表明虐待行為並非偶然,而是長期的忽視與不當照顧,直接剝奪了剴剴應有的生存權利,最後法醫指出剴剴的肺炎與免疫力降低相關,而免疫力降低正是由長期營養不良所導致,這顯示出虐待不僅僅是肉體暴力,還包括對孩子基本健康需求的忽視,營養不良削弱免疫系統,使得剴剴無法抵抗本可預防或治癒的疾病,最終演變為威脅生命的肺炎,這樣的連鎖反應凸顯了虐待行為的隱性殺傷力,更警醒我們,對兒童基本需求的忽視同樣構成嚴重的危害,結論,剴剴案的悲劇不僅是一個家庭問題,更是整個社會對兒童保護失職的反映,法醫的證詞提供了明確的科學依據,揭示了虐待行為對兒童生理與心理的雙重損害,這些案例應促使社會和法律進一步檢討兒童保護機制的不足,加強早期發現與介入機制,避免類似悲劇再次發生,對於剴剴這樣的受害者,我們不僅要追究加害者的法律責任,更要為其他處於危險中的兒童提供更完善的保護與支持,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安全與尊重的環境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