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農訓協會今與台中市大安區農會、梧棲區農會與台中區漁會,與安得烈慈善協會共同進行食物箱裝箱活動,一共20人的「農漁會代表團」,將360箱的食物箱裝箱,食物箱中的白米、麵條、烏魚鬆皆由與會農漁會捐贈。透過安得烈慈善協會援助,讓脆弱、急難家庭免於飢餓困苦的環境。
農訓協會秘書長林國正表示,農漁會存在的意義,不只為了改善農民生活、發展農村經濟,現在更進一步落實農業永續(ESG),帶動地方善良風氣,以公益行動展現農漁會的社會價值。
安得烈慈善協會長期推動食物銀行,尤其著重對成長階段中的脆弱家庭兒少援助與關懷。這次食物箱的寄送受贈對象,就有位一年多前妻子因病離世的單親爸爸,4名子女當中還有3名身心障礙,也由安得烈慈善協會加入陪伴行列,協助這位爸爸和孩子們度過難關。
安得烈慈善協會執行長羅紹和表示,安得烈慈善協會的食物箱全國獨創客製化,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做為所需的物資。透過農漁會與農訓協會的參與,也將台灣農漁業的優良資源有效運用。
農訓協會說,這次包括台中市大安區農會、梧棲區農會與台中區漁會等,都拿出優質農漁產進行公益認捐,挑選易保存、方便食用的品項,並嘗試提高認捐量能,從過去僅做地方公益,如今擴大至全國性的援助支持。其中,台中市大安區農會提供的「安泉米」,梧棲區農會則捐贈「57番薯麵」,台中區漁會則認捐首推出即獲得農業部海宴水產精品認證的「純正野生烏魚鬆」。
農訓協會作為全台灣342家農漁會的訓練機構與智庫,帶領農漁會將營利餘裕轉化為對偏鄉、弱勢的支持。包括連續兩年規畫的國小學齡營隊「沃田農訓育苗計畫」、為專收容照顧身心障礙者的聖安娜之家提供食農教育、與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合作的捐書到偏鄉等,讓社會知道農漁會積極透過社會參與,持續地以更多元的方式回饋土地,永續發展。(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5.04.1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