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0之5📚
01.縱火八命無期刑
02.分級醫療又失靈
03.稅收超徵破五千
04.亞洲N拋悟世代
05.人權新聞有十大
06.時代人物選川普
07.住宿式醫院長照
08.短期專任高教師
09.開放僑生房務員
10.龍年效應首失靈
11.國家考試應屆生
12.ADHD身障者
13.北市人口雪崩降
14.通過彈劾尹錫悅
15.奇摩新聞有十大

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十二月份的第五周之5(2024.12.30)所羅列出來的七字箴言包括有「縱火八命無期刑」、「分級醫療又失靈」、「稅收超徵破五千」、「亞洲N拋悟世代」、「人權新聞有十大」、「時代人物選川普」、「住宿式醫院長照」、「短期專任高教師」、「開放僑生房務員」、「龍年效應首失靈」、「國家考試應屆生」、「ADHD身障者」、「北市人口雪崩降」、「通過彈劾尹錫悅」以及「奇摩新聞有十大」等15則的七字時事箴言,這也使得相與對應的延伸性思考,是有它嚴肅以對的必要。

首先,「縱火八命無期刑」,2022年6月發生於新竹市輪胎行縱火案,兇嫌與父母因家務等問題出現激烈口角衝突後,逕自購買汽油潑灑於輪胎行,再以打火機點燃廚房紙巾丟擲,導致四名大人和四名小孩葬身火海,一審判決死刑,二審台灣高等法院審酌包括哭求警員救火、搶救妻兒、顯露懊悔自責、外在責任歸因等,而認定為其真實自首,並非是基於減刑而為之,依法得以減刑和改判無期徒刑,這也是憲法法庭作出憲判字第8號之死刑釋憲判決後,第一件一審宣告死刑上訴二審審理後宣判案件,顯然,從『法—社會』到『社會—法』、從最嚴重之犯罪到難以認定狡黠陰暴、從程序正義到實質正義、從憲法法庭到社會觀感、從逃過一死到比例原則,姑且先不去論及該項判決的最後結果,槍下留命的該項二審判決,早已重創用以衡平社會的最後一把尺,況且諸多重大犯罪的背後,更有國家機器之於最終責任的基本提問;「分級醫療又失靈」,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近5年醫學中心輕症的初級照護門診比出現率逐年上升趨勢,這也讓分級醫療出現再次的制度運作失靈,對此,為了強化分級醫療,將於年底(2024年)重啟醫學中心、區域醫院門診減量措施,同時,不再統一訂出醫院應降低的門診件數比率,而是改以分區共管會議,要求門診比率較高的醫院降低門診量,以此觀之,從到處林立到總量管制的醫療院所、從健保點數到點值給付的營收困境、從分級醫療到資源配置、從以價制量到就醫及便,以迄於從疾病治療到預防醫學,指陳出來全民健康保險的機制設計,實有必要進行包括『個體』的全民、『制度』的健保及其『大環境』的高齡少子女化之綜融性考察;「稅收超徵破五千」,財政部公布全國賦稅收入,今年的前11月整體稅收已經達到新台幣3兆5,713億元,較去年的同期增加有2,836億元,已經超過預算數規模之俗稱超徵金額3,377億元,達成率110.4%,財政部也順勢上修今年的超徵規模,一舉從4,900億元到5,100億元,可望創下歷史第2大的超徵規模,如此一來,從稅目到稅基的課徵內涵、從合理投資到市場投機的利得基礎、從超徵規模的設算機制到實際稅收、從財政分紅到還錢於全民,以及龐大超徵稅收金額的資源有效配置,皆有其制度再行擘劃之必要,否則,恐有淪為另類小金庫的濫用之虞;「亞洲N拋悟世代」,亞洲鄰近國家如韓國用包括放棄戀愛、結婚、生產、就業、買房、人際關係、人生夢想、健康、生活等『全(N)拋世代』(전포세대),來形容時下的韓國年輕人,日本則是出現『悟世代』(さとり世代),用以形容物質慾望低且沒有崇高夢想的日本年輕世代,至於,大陸內地更有標舉不買房、不買車、不談戀愛、不結婚、不生娃、低水平消費的『躺平族』稱謂,藉此表述年輕族群對於現實生活環境的失望落寞,以此觀之,映照於1965年至1980年出生者之X世代芭樂族、1980年代和1990年代出生者之Y世代草莓族、1990年代末葉至2010年代前期出生者之Z世代水蜜桃族、以及數位原生世代之α世代等,實有其社會文化環境與生活世界經驗所形塑而成的不同世代素養次文化,這也讓當代台灣的青年人又要如何得以找到從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長到安住其心的世界圖像勾勒、從跨域學習的成長動力到斜槓身分的多重人生驚艷、從被動收入到主動收入的人際社會資本擴充,以及從築夢踏實到自我實現的多層次需求滿足,據以關照時下的年輕世代所出現儘管所得收入少,但是,想花的錢還是不手軟之『精緻窮』的生活樣態;以及「人權新聞有十大」,中華人權協會公布2024年的十大人權新聞,包括有死刑存廢、職場霸凌、柯文哲遭羈押、大法官提名、法官自殺、兒少權益、人工生殖法、以哈衝突、台灣失聯移工、校園割頸案等,顯然,從台灣到全球、從兒少到其他年齡層、從未生到已生、從求死到廢死,以迄於從政治司法到勞動校園場域,顯然出來的是關於人權的『應然』及其『實然』,兩者之間的貫通、落差實有糾結多面向的審酌思辨。

其次,「時代人物選川普」,大約半年前,川普才在距離紐約證交所不遠的曼哈頓法院聆聽陪審團宣讀34項偽造文書罪皆全部有罪的壞消息,進而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刑事定罪的前總統,不過,如今的川普卻是即將重回白宮執政,對此,《時代》雜誌正式宣布川普為2024年度風雲人物,此一此番峰迴路轉的大亨政壇復仇記,實屬史上少見,只不過,時勢造英雄的同時,英雄要如何得以引領時代的風騷,甚或讓一線之隔的英雄、梟雄,成為月旦風華的歷史人物,這部分事當有待大山大海的歷史巨流河考察;「住宿式醫院長照」,長照3.0將強化『醫療』與『長照』的結合,對此,衛福部宣布,五年內要在部立醫院布建14家長照機構,估計可增加1,900床,以提供廿四小時的機構,此外,也要規畫設置小規模多機能服務中心,藉此滿足失能或失智者之於白天或夜間的照顧需求,顯然,從居家照顧到社區照顧、從在地老化到住宿養護、從民間機構養護到部立醫院養護、從物流的環境場域到人流的照顧素質、從金流的長照基金缺口到互助保險補實,以迄於長照和醫療或其他跨域整合的一組專業團隊協力,指陳出來長照3.0的布建藍圖,當比想像之中來得棘手、困難,以此觀之,以個人為本的視角、以民間為先的發想及其以預防為要的超前布建,實屬迫切議題;「短期專任高教師」,教育部大專教師人才網出現私立大學刊登徵才啟事,徵求的『短期專任』助理教授直缺,該職務實為編制外專案教師,有專任的限制卻無專任的保障,如此一來,更加體現高教職場勞動的惡化條件及其本末倒置的荒謬對策;「開放僑生房務員」,勞動部八月底開放觀光旅館業、旅宿業者可依員工勞保人數的30%的計算名額,申請聘僱畢業僑外生從事旅宿服務中階工作,但是,前提是須接受國內大專校院、觀光署或產業公協會累計80小時以上的實習訓練課程,薪資門檻也須達新台幣3萬元以上,只不過,一方面觀光署、產業公協會還沒開訓練課程,致使非本科系的僑外生連申請中階房務員的資格都拿不到,再則,從業者到勞工、從基層到中階、從僑生到移工,以至於各行各業的嚴重缺工情事,這又豈止於挖東補西的枝微行徑,便可以了得;以及「龍年效應首失靈」,內政部統計至今年的11月底為止,累計新生兒人數僅有122,360人,推估即使再過一個月,今年總出生人數最多僅有13.4萬人,不僅是低於去年,乃甚至比前年的虎年還低,更是出現千禧年後,首次龍年出生數低於虎年的反差現象,顯然,低生育率的嚴峻情勢,已然成為難以翻轉的另類大滅絕趨勢,更遑論於從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到全球的發展性危機。

最後,「國家考試應屆生」,根據考選部的統計指出,在2012年至2018年間,應屆畢業生占高普考總報考人數比例維持在18%至23%之間,但是,自從2018年7月實施年金改革後,2019年整體報考人數驟降至7%,2023年之際,總報考人數降至6萬6402人,應屆畢業生也僅占7.52%,顯然,從保健因子到激勵因子到政府機關文官到民間企業員工、從萬中選一到把關水準,以迄於從公共政策到福國利民的國家機器政策規劃質感,該項議題現象實有嚴肅看待之必要;「ADHD身障者」,來自於衛福部的統計顯示,國內ADHD盛行率為9.02%,但卻只有1.62%接受過醫療診斷,並且僅有1%有完整治療,對此,民眾在公共政策倡議平台提出,建議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納入身心障礙類別,衛福部社家署經評估後並未採納,原因乃是ADHD患者有一定比率個案會隨早期療育而改善,沒有長期遺存的障礙,這與身障者定義不符,至於,那些早療無法改善個案若是合併有精神疾病等,仍可經評估認定取得身障身分,顯然,從疾病名稱到功能分類、從專業評估到當事者視角、從過動症到焦慮憂鬱等問題、從ADHD到精神發展障礙、從學齡前之早期介入到學童期之多重狀況、從兒童心理治療到生活照顧模式配搭、從特殊教育到身心障礙等,關於ADHD、情緒行為障礙或發展緩之於就醫、就學、就業、就養及其移動障礙等權益保障事宜,實有通盤檢視之必要;「北市人口雪崩降」,據統計,台北市人口今年1月計有251萬1886人,隨即逐月下降,到了今年的9月又跌到250萬以下,近5個月業已出現雪崩式下滑趨勢,單月最高1個月減3,800多人,至於,近年遷出者的年齡層分佈係以30至50歲居多,這也讓人口流失的歸因事由及其因應對策,是有嚴肅看待之必要,畢竟,從出生死亡的自然增減到遷出移入的社會增減、從個人家庭到制度系統的不同動力內涵、從人籍合一到人籍分離的務實考量、從樂業安居到通勤一族的配套措施、從生活環境到活共同圈之人口布建的綜融性考察,關乎到台北市人口的雪崩減少,已然是一項跨縣市、跨局處、跨行業別的共通議題;「通過彈劾尹錫悅」,韓國國會於12月14日針對總統尹錫悅彈劾案進行第二次投票,結果出爐,同意彈劾票數達204票大於彈劾門檻,尹錫悅確定遭彈劾停職,並且將送往憲法法院交由大法官審理,雖然,還有未定之天的可能變數,但是,成為繼盧武鉉和朴槿惠後第三位被國會彈劾投票通過的尹錫悅,該項的彈劾也意指用以檢視6小時為限的快閃戒嚴及其所關乎到主流民意的時代變遷意涵;以及「奇摩新聞有十大」,Yahoo奇摩公布年度台灣十大新聞,依序分別是第一名之403花蓮強震撼動全台,18人罹難,太魯閣重建需7年、第二名之全民運動熱巴黎,奧運2金5銅棒球,12強奪冠『挺台灣』、第三名之政壇貪污連環,爆藍綠白都出事、第四名之賴蕭配,540萬票當選民進黨持續執政,朝小野大成挑戰、第五名之颱風接力侵台,山陀兒創停班課紀錄、第六名之寶林茶室食安風暴,6人中毒不治合計34人受害、第七名之國會職權修法爭議引發青鳥行動,10月宣判關鍵條文違憲、第八名之黃仁勳旋風再起,力挺台灣供應鏈、第九名之蘇丹紅入侵台灣,食品供應鏈管理陷危機,以及第十名之新青安暴量,央行出手『史上最嚴限貸令』,顯然,遍布於政治、經濟、社會、體育、天災、科技、食安、房市等等生活世界的大小事件,實有復歸於民之所欲如何得以國泰民安與安居樂業的基本提問。

總之,高達15則的時事新聞箴言化,背後所實有的是從臺灣島內到地緣政治、從疫情火熱到後疫情善後、從政治到經濟或其它以及從法令到典章等生活序曲,對此,多些達觀來看待從「COVID-19」到「後疫情社會」的生活樣態和世間百態,至於,糾結於『個體(蘋果)-制度(木桶)-環境(製造商)』所顯現出來的這些整體社會事實(holistic social fact),更是說明: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它隨時在做改變。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