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一則發生於公家機關之於權控關係而來的權勢霸凌事件,其所引爆出來的後座力,當比想像之中來得複雜與深邃。

話說:日前發生於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吳姓公務員遭受上級主管分署署長的權勢霸凌致死疑案,雖然,對於該名分署長的嚴懲處置,已經是從由原先的降調改為2大過免職,藉此達到以正視聽的停損設置,不過,漫天烽火的不滿民怨,致使行政院長與總統先後對外致歉,勞動部長也請辭獲准,但是,深究於該項行政咎責的背後,卻有其諸多有待廓清、爬梳的貓膩之處,遠地不說,何以會出現該起的職場霸凌及其事發之後如何有其有效的防治對應措施,如此一來,從醞釀到發微,抑或一發不可收拾的情緒暴衝擊和諸多的不當人身對待,這何嘗不是用以突顯錯失危機處遇的第一時間以及內部申覆管道的制度設計運作失靈等等匪夷所思情事;連帶地,訴諸於通靈說與目的良善的不當言談,除了顯現有其大事化小的苟且心態外,對賭於一條人命所錯判的社會觀感,導致該項提油滅火的遮掩作為,背後所指涉的乃是冰山一角的更多不堪縫隙。

就此觀之,此一『權勢霸凌潘朵拉盒子』的加惡情形,便有其復歸於「個體—制度—大環境」的關照架構論述,畢竟,該起的職場霸凌事件發生後,接踵而至的是更多公家機關霸凌事件,已然引爆了從中央部會到地方縣市政府、從部會局處到各級機關以及不同管理層級的職場霸凌情事,如此一來,扣緊「個體—職場霸凌」的命題思索,諸如從能力所不及的「彼得原理」(Peter Principle)到工作量不斷增加之好大喜高的「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從消極要件之「夠格」(Qualified)到積極內涵之「適任」(Appropriate)的制度培力、從依法賦予的「權力」(Power)到德配其位的「權威」(Authority);「文官培力制度—職場霸凌」的命題思索,像是從文官素養到救濟管道、從反應學習到行為績效、從正當程序到考績嚴懲、從文官永業制保障到留優汰劣考評機制;以及扣緊「科層組織大環境—職場霸凌」的命題思索,比如從權控關係到權勢霸凌、從政府機關到民間單位、從直屬關係到媒體民代、從不當對待到語言精神冷霸凌,以迄於從公私協力互動到權控不對等,皆有其系統性失調、結構性壓迫、制度性失靈之於諸多公私各自及其公私兩造之於職場霸凌的更多橫行身影。

總之,從該起勞動部的職場霸凌行徑,擴及到國發會、衛福部諸多權控關係不當事情的大爆料,直指出來的是,單一權控職霸事件已然有其個別加總而來之於集體性意涵的客觀社會事實(holistic social fact),就此而言,如何將個案情境予於通案處遇化、結構環境解套化、文官制度建置化、公私協力和合平權化等等大破、大立的變革作為,實為激情過後的理性思辨所在。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