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問題嚴重,連龍年效應也失效。新北、基隆市今年1到7月新生兒數雙雙減少,分別少了1877人、62人,新北市減幅高達17%,北市今年1至7月出生人數9442人,雖較去年增加762人,增幅8.78%,但比起去年兔年全年增幅11.5%,仍待追趕。

以前每逢龍年,「龍子效應」下,新生兒數至少會反彈10%,今年上半年未見龍年效應,北市民政局研判,年輕世代對婚育觀念改變,不像上一世代有生「龍寶寶」迷思,反而認為人多會面臨就學壓力:但根據全國新生兒統計數據,今年1至7月各縣市平均新生兒減少3.4%,北市仍是逆勢成長。

民政局表示,成長原因包括育兒補助的生育獎勵金從舊制第一胎2萬元、第二胎2.5萬元、第三胎以上3萬元,去年分別提高到4萬元、4萬5千元、5萬元,還有好孕2U專車補助、育兒支持服務、職場友善鼓勵推廣等。

北市議員許家蓓表示,北市生育獎勵多是金錢補貼,但托育政策才是根本,目前公幼、公托數量仍不夠,也要因應家長的臨時、緊急托育需求。民政局說,北市人口對策委員會現討論從細部著手,更精進友善親子、孕婦措施,不會淪為大撒幣。

新北今年1到7月新生兒出生數9097人,較去年同期減1877人,龍年生育持續低迷,新北民政局明年提高生育獎勵金,從第一胎2萬、第二胎2萬、第三胎3萬,提高到3萬、4萬、5萬元。

但新北議員黃淑君批,新北明年才提高生育獎勵金,行政作為慢半拍,北市及桃園補助都高於新北市,當然在生育數字上展現不出來。

新北民政局指出,龍年仍少子化,原因有現代人晚婚及不婚等觀念,家庭經濟如物價、薪資與高房價、育兒費用太高等因素,仍需中央建構全面育幼環境。新北生育獎勵金已打破地方政府轄區,以基北北桃生活圈為申領範圍,母或父之一方設籍於新北市,且併計設籍於北北基桃滿10個月以上,即符合請領資格。

基隆今年1到7月底738人,比去年同期減少62人,市議員何淑萍建議市府提高生育獎勵金,刺激年輕人結婚、生子。市長謝國樑表示,盼將生育獎勵金由2萬調升至3萬,會編列明年度預算送議會審議。(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