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藉由超高齡社會所牽動的各項議題現象,這使得關乎到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的典章制度,便有其嚴肅思辨、論述之必要。

話說:迎接加速到來的超高齡社會步調,這也讓攸關到高齡長者之特定對象、特別項目及其特殊需求的客觀情事,實有其整體性社會事實的必要性關照,這其中也包括鎖定老人保護範疇而來的特定議題現象,像是人身安全、經濟安全、勞動安全、財物安全、就醫安全、居住安全、租屋安全、數位安全、移動安全之不同層次的老人安全內涵;連帶地,隨其老人族群之於資產條件的客觀消費能力,以及涵蓋就醫、就養、就業、就學等生活運作命題,所謂的「金融剝削」(financial exploitation)成為了一項新興的社會性關注議題,如此一來,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的構思執行,便有其商機市場、多元責任及其老人最佳利益的多方拉扯,這是因為:

誠然,「金融剝削」原意指的是照護者、受託人或其他個人,透過詐欺、非法、未經授權或不當行為,逕自對於他人利益、資源及財產的剝奪,藉此獲取個人收益,就此而言,從侵占老人財務金融的客觀事實,以擴及到老人個別的內在歸因到外部系統歸因的整體性考察,直指出來的是包括預防介入以及停損設置的併行策略,實屬必要與迫切,但是,更為根本基進的變革工程,乃是如何就其從實體財務到數位金融、從相對剝削到絕對剝奪,以迄於從額外福利增進到基本權益保障,以進行相關的爬梳、廓清,如此一來,正本清源之處還是要復歸對於「高齡—金融規劃—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的關懷意旨,藉此深究這當中所潛藏的貓膩、縫隙所在。

首先,「高齡—金融規劃—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的「高齡」其所指涉的不盡然只是侷限於生理年齡的法定老人,而是高齡長者背後所糾結的是涵蓋男女性別、年紀歲數、教育程度、職業類別、婚姻家庭、宗教信仰的複合變項,如此一來,如何找出從『求同』到『存異』的老人族群及其所關涉到分類、分級、分流的全人照顧處遇,換言之,高齡一詞的多樣、複雜、深邃,當比想像之中來得變異和難以掌握;其次,「金融規劃」所意指的會是從消極範疇之經濟暴力的老人保護社工到積極性意涵的財務金融社工,這也讓老人福利專業人員的操作性定義,是有必要推動創造性轉化的新構變革,連帶而來的是,擺盪於掌控與剝削之間的老人財務金融,如何讓從主動授權的意定宣告到無法自理的監護宣告、輔助宣告,以臻至對於該項「老人—老本」的各種守護機制;最後,對於涵蓋九大系列、七十二小時以及至少十二小時在職訓練之「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認證課程的思忖針砭,指涉出來的是關乎到特別對象之高齡長者、特定項目之財務資產,以及特殊需求的金融規劃,是否有其依法行政、依法辦理之於另立專法條例的三讀制定,還是因為欠缺適法性、正當性、鑲嵌性、配套性,導致淪為不同法源的拼湊或拼盤組合,更遑論於直指鑑別力、專業力、公信力的「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對接於從培訓證書、國考證照、執業登記到司法權責,彼此之間所可能出現的落差、斷裂?

總之,追索超高齡社會之於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的思考論述,直指如何扣緊財務金融的物質層次,以進一步探究從單一世代之個人責任以銜接到跨世代之連帶責任,及其賡續薪傳之於世代責任的依附情感基礎,要如何得以被有效建構和穩健運作?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