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一則攸關到新政權、新內閣及其新政事的策進作為,背後實有諸多的商榷、議論之處。

話說:內定出任衛福部政務次長一職的新長官,提出新人、新政、新氣象的個人新猷作為,這其中想要推動由10個家庭聘僱3名照顧人力的「共聘照顧」,藉此有效提升偏低的婦女勞動參與率,顯然,對於該項政策性質的發想、規劃、執行及其效益評估,還是因為欠缺進一步清楚的官方正式說帖,致使淪為某種專業想像的拼圖作為,這也讓偏屬於試水溫的該項構思發言,便有待進行『無知之幕』的解構工程,這是因為:

首先,該項「共聘照顧」的發想,實則有其對應於「住院友善照護模式」的印照關係,誠然,採介類似晝夜兩名照服員和兩班制的該項住院共聘看護方式,包括有對被照顧者好之提升照顧品質、對家屬好之減輕照顧負擔、對護理人員好之減輕工作負荷、對醫院好之減少院內感染,以及對長照制度好之促進照顧人力更有效率地運用之類的所謂「五好政策」,如此一來,「共聘照顧」的新猷構念,便成為一片叫好且勢在必行的照顧主流型態,只不過,欠切理想言談情境的理性對話機制設計底下,是否可能會淪為未來長期照顧實驗、試辦下的一項政策大內宣。

畢竟,從過往的「住院友善照護模式」到即將上路的「共聘照顧」,係屬回應於生態環境、問題診斷、需求評估、資源盤點、照護或照顧模式、工作環境、職場屬性、勞動條件、協力夥伴,而來的各自不同概念內涵,這使得諸如從住院病患到老人長者、從醫療機構到長照單位、生理醫護到全人照顧、從看護搭配醫事人員到照服員彼此互搭,以迄於從確切的看護工作職掌到有待廓清的共聘照服員權責,在在都有進行操作性界定之必要。准此,「住院友善照護模式」之於「共聘照顧」的『同中存異』與『異中求同』,便不能只是直接複製貼上的獨斷專行,況且10個家庭聘僱3名照顧人力的該項共聘照顧模式,如何進行人力、場域、費用、法令等等有待進一步廓清的權利義務事宜。

其次,回歸於推動「共聘照顧」背後所實有的政策定位及其角色功能,便有議論之處,這其中包括有:「共聘照顧」的上路,在其提升婦女的勞動參與以及用以捍衛長者或幼兒的最佳權益,抑或是擺盪於衛福本位之照顧政策與勞政本位之勞動政策,彼此之間要如何取得某種的衡平原則?更遑論於如何正視長期照顧女性化之類的文化歸因,其所關乎到體制、權控、利益和照顧工作運作規則的性平權益議題,抑或是社會時鐘所範定的性別角色扮演;連帶地,被彰顯之於從個人到家庭以及從學校到職場的該項社會性投資,考察重點就不全然在於金流之類的移轉支付,而是從現金給付轉向優質服務之際,有無落實應有之供需、媒合、輸送、績效管理及其優質、普及、平價的評估機制建置,況且又要如何回應於以學習為主的認知基模改變和中長期的社會性投資效益。

總之,從國外模式到台灣社會的他山之石、從因地制宜的地方執政到一體適用之中央全國的移植主義,該項的「共聘照顧」是要有整全多層的關照思辨,這其中涉及到有從人治到法治、從生態環境針砭到照顧服務輸送、從現金津貼到福利服務、從照顧人權到勞動政策、從性別分工的家庭私領域到公共領域的性別體制,以至於包括長者、幼兒、女性之於衛福、教育、勞動等等社會性投資內涵的通盤檢視。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