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一則關乎到老年貧窮議題的經驗現象,實有其嚴肅看待之必要。

話說:台灣社會的整體貧窮率雖然是比「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來得低,但是,估算台灣地區老年人收入低於50%為其貧窮線之貧窮門檻的老年貧窮率,卻是遠高於OECD國家,事實上,根據主計總處的家庭收支調查也顯示出來:2022年經濟戶長是65歲以上的老人家庭,有近225萬戶之多,全年平均可支配所得68.4萬元,至於,五等分位組中的第一分位組,有114萬戶,全年可支配所得則是僅有35.1萬元,相形之下的消費支出卻是高達38萬元,如此一來,突顯有近半數的老人家庭乃是處於入不敷出的貧困處境。

冀此,扣緊該項左支右絀的生活性貧窮而來的延伸性思考,理當是一項整全多層的關照視野,特別是如何緊扣「長者個體—老人家庭—超高齡社會大環境」及其「體制分析—權控分析—利益相關團體分析—所得替代運作規則分析」的思維論述架構,藉此找出擺盪於貧窮老年化以及老年貧窮化之間的迷思、弔詭所在,這是因為:老邁的生理因素,頂多是隱含某種危險因子的生命事件,伴隨著過往勞動期間的所得維持以及老化過程所回應之於個人、家庭或團體動力的內外歸因,造成了老年人陷入貧窮的演進過程,轉變成為某種彼此糾結的相互關聯,就此而言,諸如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及其長者只能啃吃老本,致使貧窮老年化和老年貧窮化的多重困境,除了已經成為一項整體性社會事實外,如何讓從老年貧窮化之『環扣相關』避免加惡成為貧窮老年化的『難逆因果』,這會是對於該起議題現象的考察針砭所在。

最後,有近半數老人家庭是處於捉襟見肘的窘境狀況,這也讓老年貧窮率就不單單只是一項的客觀指標,而是隱含從長者之個人動力、家庭動力、團體動力,抑或補助津貼給付等系統動力的致貧糾結;連帶地,從淪貧、扶貧到安貧的止貧歷程;從不平等、不對等到不對稱的脫貧機制設計;從危險事件、風險機率到避險設計的入貧過程;從保險、保障到保護的濟貧配套措施;從福利增進到權益保障的全人關懷,以迄於包括經濟安全、福利服務、保護措施、身心維護、社會參與、健康促進的脫貧作為,點明出來:該項的老年貧窮率,就不僅止於大數據的資料勘查,而是直指「老年人—需求滿足—老年貧窮化—貧窮老年化」的命題意旨,交錯顯現出來的是從老人、家人到外人之於「人」;從因病致貧到因貧致病之於「事」;從所得維持到所得替代之於「財物」,以及從老命、老身、老本、老伴、老窩到老去之於「生命最後一哩」的綜融性思辨,更遑論該項的貧窮趨勢業已從老年貧窮化,鋪天蓋地於高齡兒少貧窮化、年輕世代貧窮化、中產階級貧窮化、世代貧窮複製化、貧窮女性化、單親家庭貧窮化、女性長者貧窮化等等跨性別、跨年齡別以及跨世代別的當代台灣『貧窮社會』。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