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年後以來,各項攸關到人口現象事實而來的人口教育素養思考,實有嚴肅看待之必要。

首先是「平均壽命唐寶寶」的命題意旨,推估唐氏症患者平均壽命為55歲,至於,約有3萬名的唐寶寶當中,有一半的年齡業已超過30歲,但是,全國卻僅台北、台中兩處設有整合門診,並且一個月才一診次,如此一來,父母離世後,這群唐氏症患者便有可能會身陷於就醫不便和晚年無處安置等困境,顯然,要如何從唐寶寶以擴及到其他障別對象之於分級身心狀況及其國家協力介入的分殊處遇,直指出來當前台灣『老障社會』的變革工程,乃是一項尾大不掉的公共治理課題;其次是「兒虐暴增少子化」的命題意旨,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去年(2023年)全國兒少通報事件業已突破12萬件次,相較於前年(2022年)成長兩成,這其中屬於遭到家長不當對待的兒保事件更是成長了7%,值得留意的是,依據往年經驗,寒假結束後的一個月內,會因為作息紊亂、寒假作業等親子衝突因子,而成為兒虐高峰期,顯然,面對偏向於相對封閉、城堡互動和家務性質的兒保事件,實有必要回歸對於兒童個人動力、父母家庭動力及其外部系統動力,以進行通盤性檢視。

再則是「高憂鬱諮商世代」的命題意旨,以國內七千六百多名50歲以上的受訪民眾為其分析樣本,這其中有一千兩百多人是被判定為有憂鬱症相關症狀,不過,卻僅兩成七接觸過醫療服務,並且一成一自認是獲得有效治療,如此一來,這也讓迎接超高齡社會而來的高憂鬱諮商世代,成為下一個的攻防重點,特別是回應於諸如老化認知、生理狀況、心理素質、理情教育、身分轉換、體適運動、疾病覺察、教育程度、家庭組成、社會資本、孤獨存在、第三人生以及人文區位而來的大數據勘查,畢竟,65歲以上的憂鬱盛行率,已經是從2007年的3.36%攀升到2016年的3.78%,這也凸顯維護高齡長者身心健康維護或復原的重要性。

連帶而來的是「心理請假高中職」的命題意旨,有民團組織發起連署,支持國、高中心理健康假盡快上路,對此,教育部規劃高中職心理假,並且從今年(2024年)的三月開放試辦,顯然,道為本的思考判准,還是要讓該項心理假的權變措施,回歸於究竟是要解決什麼學生族群的什麼問題,請假不到校上課可以讓獲致什麼樣程度的紓解效果,以及相與關聯的配套措施及其真正歸因事由又要如何得以有效的解決,連帶地,攸關到職場的工作壓力以及更年期的身心負荷,是否也要進行通盤考量,如此一來,攸關到「走入歷史早八課」的命題意旨,位於陽明山上的中國文化大學,『早八』更是讓通勤的學生苦不堪言,對此,校方在校慶中宣布,將自113學年度(2024年)起早上第1堂課要改從九點開始,並且鼓勵同學善用自主學習,顯然,推動心理健康假和改為早上九點上課,兩者都是雷同性的思考針砭。

至於,「移工人數創新高」的命題意旨,截至去年底為止,台灣社會所引進的移工人數高達75萬3430人,這其中包括農林漁牧營建工程等所謂的產業移工有51萬9125人最多,機構及家庭看護之類的社福移工則有23萬4305人,顯然,移工的角色定位已經從補充性質蛻變為不可或缺的重要替代性質,如此一來,從產業移工到社福移工的勞動條件、從東南亞到印度的移工文化、從移工的引進到本國籍勞工的勞動權益衝擊影響、從移工到逃工的社會成本代價,以迄於從漢民到原住民、從原住民到新住民、從新住民到新二代抑或是從新住民到移工等等多元文化敏感度的台灣海洋文明內涵,這會是未來的人口發展契機或危機所在;連帶地,「非國籍無依兒少」的命題意旨,台灣所引進的移工當中有近40萬名女性人口,這也讓從父詳台灣人、父不詳台灣人、父詳外國籍到父不詳外國籍而來之於無國籍外僑居留證、取得本國國籍等等類別範疇的處遇方式,直指如何捍衛兒少人身最佳利益的大破大立作為。

最後,「超高齡老化社會」的命題意旨,全台65歲以上人口已達到415.8萬人,占總人口的17.8%,老化指數為147.9,至於,老化前三名的地方政府分別為嘉義縣21.9%、台北市21.3%、南投縣20.3%,此外,14歲以下幼年人口所占比最高的縣市,則為新竹市16.1%,其次是新竹縣15.6%,桃園市13.9%位居第三,這其中的新竹縣也是老人占比最低的縣市,堪稱全台最年輕都市,以此觀之,從高齡社會到超高齡社會、從扶養比到老化指數、從樂業到安居、從需求滿足到風險規避、從生活共同圈到生命共同體、從老人到老宅、從高齡化到少子女化、從最低生育率到快速老化社會,因應於台灣的人口事務而來的各項發展性危機,又豈止上述的經驗事實,便可了得;相形之下,「不婚不生高房價」的命題意旨,大數據分析得出婚前無自有住宅的結婚率,比婚前有房者高出約19個百分點,而生育前無房的生育率也比有房者高出18個百分點,因此,高房價非不婚不生主因,也就是說,是否結婚最主要的影響因子為年齡,至於,有無自有住宅並非影響結婚的重要因子,顯然,從30歲至49歲的青壯年下以擴及其他年輕族群、從高房價到自有租賃、從不婚到不生,以迄於個人因子、家庭因子、區位因子抑或是外部系統因子,需要進行整全多層的檢視討論。

值得一的是「北市老小三明治」的命題意旨,去年全台0至14歲及65歲以上人口除以15至64歲之工作年齡人口的扶養比達到43.42%,創下了1999年以來的新高,值得留意的是,該項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壓力』,是有其變遷趨向的結構性意涵探究,比如上一個世紀的1959年到1965年間,全台的扶養比動輒突破90%,只不過,當時候主要的扶養對象是下一代,像是1965年的扶幼比達85.53%、扶老比僅5.05%、老幼人口比的老化指數為5.9%,相形之下,2023年之際的扶幼比已經降至17.11%、扶老比數倍增至26.31%、老化指數則是達到153.83%的史上最高,至於,台北市的扶養比高達52.36%,世代三明治的扶養壓力冠居全台,也就是說,每兩位工作年齡人口須背負一位以上的老幼依賴人口,此外,台北市也是六都中老化程度最高的直轄市,老化指數高達178.4%、扶老比也達到33.55%,顯然,台北市已然是要面臨到個人老化、家庭老化、群體老化及其區域老化的多重性治理難題。

除此之外,「女性有偶近一半」,去年的女性有偶率僅剩48.37%,持續創下統計以來的最低,這其中25到29歲的女性有偶率僅17.72%,30到34歲也剩41.41%,至於,不管是平均數或中位數的女性初婚年齡都超過30歲,顯然,從適婚、早婚、不婚、晚婚到困難生、生得少或根本不生,其所要面對的少子女化生育危機,將比想像之中的來的嚴峻,特別是人口現象、人口事實、人口發展而來的人口教育素養,是比想像之中的來得羸弱、不堪;至於,「孕婦死亡多變數」的命題意旨,台灣2019年孕產婦的死亡率達到10萬分之16,也一舉創下了23年以來的新高,並且遠遠高於日本的4倍和韓國的1.5倍,顯然,偏高的孕產婦死亡率除了是與生育高齡化和少胎次化,產生掛鉤關聯外,背後所糾結的產檢制度、高危險妊娠轉診流程,也是結構性限制之一,這也是盡拚生育和陪葬孕產婦性命,以讓兩者交互成為一項頗為荒謬的後真相事實所在。

總之,從單一世代到全齡人口、從婚生到教養衛、從福國利民到安居樂業、從心理健康維護到頤養天年保障、從同文同種到多元文化族群,以及從私人範疇到公共領域的代價償付等等,直指出來涵蓋集體意涵之於整體社會事實(holistic social fact)的人口現象事實,其所隱含的人口教育素養,是有嚴肅看待之必要,畢竟,上述的人口發展,都是其來有自的預期性後果,就此而言,面對這些舖天蓋地的『灰犀牛』效應影響,人類自當不能再以時候未到之『黑天鵝』般的掉以輕心和因果自負。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