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一項由民間和大學所共同合作的「互助喘息」創新試辦計畫,為目前有所困頓的喘息服務,帶來若干發想的延伸性思考。
誠然,該項的「互助喘息」試辦計畫,一方面著眼於現行照服人力的嚴重不足,再加上週六、週日可能需要的假日照顧服務,因此,規劃家庭照顧者(家照者)帶著自家長輩到日照中心或社區據點參與該項的「互助喘息」,以讓長者應有的社會性參與,不至於有所脫節,同時,也透過家照者以志工身分達到換手照顧的「預約喘息」和「預約換工」,從而打造專屬於長照家庭的社區支持團體。冀此,該項實驗性質的試辦計畫,自當是有其從自身出發的在地守護意義,藉此結合智能科技、供需媒合、長照人力、時間銀行、對稱回饋及其公私協力等等概念內涵,據以展現出來最適效能的照顧服務,如此一來,從瞻前到顧後所關乎到需求評估、過程評估、結果評估的效益評估命題意旨,是有通盤、整體的論述思考,這是因為:
首先,需要加以廓清的乃是現行的長期照顧模式,究竟出現那些運作限制,特別是親屬擔綱之於在家老化的家人照顧,即使是導入居服員的到宅照顧服務,也因為相較低廉的自付費用,以讓交易成本遠低於機會成本的認知基模,致使產生居家照服外包、替代化的迷亂情事,這也會是該項試辦計畫的結構性限制之一,如此一來,從家屬端的部分負擔額度到家屬己身應有的照顧素養知能,多少會讓該項的「預約喘息」與「預約換工」,因為必須親臨現場的協力照顧,而心生畏途,乃甚至於回過頭來覬覦現行的長照服務輸送,就此而言,對於家照者志工一天的「預約值班」,可以換取兩天「預約喘息」之於時間儲蓄的概念內涵,是有進一步商榷、議論之處。
其次,該項標舉「互助喘息」的試辦計畫,係由一名專業的照服員,負責身體照顧與活動帶領,再行搭配一位家照者志工,來負責安全看視與協助人力,採行的是二對多的照顧策略,一次當可照顧四到六位失能、失智或身心障礙者,並且透過科技平台預約媒合、派遣,至於,扮演志工的家照者,一天的志願服務可換兩天的預約喘息,顯然,凸顯包容為導向的該項創新科技計畫,癥結之處還是在於從法定的長照服務人口到一般的高齡長者族群、從自願性質的預約值班到規模經濟的預約換工,以讓長照家庭背後所需奠基的社區支持團體,能夠扮演穩定的守候力量,然而,真正的破口關鍵還是在於「社區」所關乎到量能與量能,乃是一項有待補實的範疇經濟,如此一來,該項的實驗計畫,可以有更為創新的突破作法,特別是如何跳脫狹隘範疇的地理社區,進而擴及到不同地域或跨產業的互助喘息操作模式,遠地不說,可以與民宿業者進行策略性合作,以推動觀光休憩之於社會處方箋的互助喘息、團體喘息運作模式。
總之,樂於看到各項的發想構思,藉此找到長照服務模式的未來天光,這部分是有從不可行性到嘗試性、從居家私人場域到日照公共空間、從周間到假日的照顧服務、從專職照服員到家照志工者、從預約值班到預約喘息、從一天志工到二天換工、從科技平台到供需人力媒合、從志工銀行到時間銀行、從照服人員的照顧職能到志工家屬的照顧素養,以迄於從福利服務到社會保險等多方布建考量之必要。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
「互助喘息」立意良善推廣可以日照中心、社區據點為主,善用在地家庭照顧者互助,強化社區關懷力量,讓照顧者減少身體勞累、心理疲乏,也能增加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社會參與的機會。除了家庭照顧者,外籍看護工也可加入換工,但喘息服務會因為失能等級而產生照顧困難度,專業照服員會有照顧加給,但家照志工如果只是以志工銀行的模式只獲得規定的回饋時數,可能會降低家照志工的參與,雖說只是負責安全看視與協助人力,但受照顧個案是失能或失智,會因失能等級造成非常大的照顧負擔,假設今天一樣是五級,一個是失能,另一個是遊走行失智,但卻只獲得同樣的回饋時數,大部分的家照志工應該也會跟現況居服員一樣變成會挑個案,難照顧的個案一樣會成為居服孤兒,再者目前長照環境對於夜間喘息需求量極大,尤其是照顧失智者的家庭,建議雖是志工銀行模式,但還是應多方評估,再繼續推動,且家照志工本身素質如何評估,這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以上是個人淺見分享。
「互助喘息」服務直指家庭主要照顧者的痛點,8-10年漫長的照顧期間,許多主要照顧者白天上班,晚上照顧,到了週六、日仍然無法休息,辛苦程度堪比八年抗戰,長期下來心力交瘁,家庭悲劇時有所聞。互助喘息服務採時間銀行概念,以2對多(1位專業照服員搭配一位照顧志工,共同照顧4~6位長者)及以1換2(擔任1天志工換取2天喘息服務)方式,鼓勵家庭照顧者擔任互助喘息志工。雖然志工可能因為經驗不足及長輩狀況不同發生照顧困難,但對家庭照顧者而言,擔任志工是很好的學習經驗,並與外界增加接觸互動,跳脫孤鳥困境,推行成果值得期待。互助喘息的推動者陳正芬教授表示:「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讓台灣的照顧者可以落實週休一日」,這個頗具挑戰性的目標如果能達成,可以紓解家庭主要照顧者的壓力,本人非常敬佩且100%認同這個目標,建議主管機關把這個KPI列為長照3.0的目標。針對照顧者落實週休一日目標,謹提供以下淺見供大家參考。
一、 提高喘息服務年度額度:
目前長照2.0喘息服務的年度使用額,失能等級2-6級為32,340元,失能等級7-8級為48,510元。居家喘息服務全日(6小時)給付金額為2,310元,換算全年可喘息日數為14天及21天;日照中心喘息服務全日給付金額為1,250元,換算全年可喘息日數為25天及38天。在目前長照2.0的機制下,即使將喘息服務年度額度全部用滿,也無法達到喘息52天的目標。未來長照3.0如要達到照顧者週休1日目標,新的喘息服務年度額度至少要達到新的居家喘息及日照中心全日給付金額的52倍。
二、 提高喘息服務的使用率:
依據衛服部長期十年計畫2.0統計資料,110、111、112年長照2.0的使用人數分別為484,269人、576,566人、689,995人,喘息服務使用人數分別為121,837人、144,846人、176,454人,喘息服務使用率連續3年只有25%。喘息服務使用率偏低,顯示政府雖然已經提高喘息服務資源,但在需求面及供給面都有問題尚待克服。在需求面,民眾可能不知道或不清楚如何運用喘息服務,建議衛福部應要求各縣市照管中心將提高喘息服務使用率列為KPI,督促照管專員加強指導民眾多使用長照喘息服務。在供給面,居服中心、日照中心、機構等受限於勞基法規定,週六、日無法調派人力提供喘息服務,必須在現有人力以外再找的新的合格照服員才行。不少民眾取得照服員資格後並未投入長照工作,可能是全職家庭主婦或過著一人身兼多職的斜槓人生,如能引導這些合格照服員以在周、六日投入喘息服務,並將提供喘息服務列入各居服中心及日照中心的評鑑加分項目,鼓勵B單位多多提供假日喘息服務,或可縮小週六日喘息服務人力缺口。
(范俊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