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7📚
01.房貸期數二九一
02.全台三個生活圈
03.代理教師整年聘
04.三成不到通學巷
05.新冠疫苗常態化
06.北市樂齡進修券
07.催生助養與好住
08.燈節燈會與燈藝
09.教學評鑑少年終
10.口罩容貌焦慮症
11.五種管道領六千
12.長照悲歌三十年
13.一次性學貸補助
14.缺席曠課來客率
15.兩項長照免自負

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二月份的第四周(2023.02.27)所羅列出來的七字箴言包括有「房貸期數二九一」、「全台三個生活圈」、「代理教師整年聘」、「三成不到通學巷」、「新冠疫苗常態化」、「北市樂齡進修券」、「催生助養與好住」、「燈節燈會與燈藝」、「教學評鑑少年終」、「口罩容貌焦慮症」、「五種管道領六千」、「長照悲歌三十年」、「一次性學貸補助」、「缺席曠課來客率」以及「兩項長照免自負」等15則的七字時事箴言,這也使得相與對應的延伸性思考,是有它嚴肅以對的必要。

首先,「房貸期數二九一」,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去年(2022年)第3季新增房貸的貸款期數,再次創下歷史的新高,高達有291個月,也就是說,面對大漲的房價,購屋者就只能以拉長貸款年限的方式,才能一圓住者有其屋的人生夢想,這也讓30年為限的360期房貸,將成為三代還款的房貸市場主流;「全台三個生活圈」,中央政府擬推包括北北基桃1,200元以及中彰投、南高屏千元以內,以涵蓋可以搭乘捷運、公車、輕軌、客運和公共自行車等交通月票補助,只是,除了忽略了新竹縣市、雲嘉義以及宜花東等地的交通需求外,從大眾運輸到個別載具、從三年期限到無限展延、從中央買單到地方負擔、從跨區就業到在地生活,直指該項交通月票的貼補措施,所涉及到生活共同圈的概念意涵及其工具性操作,實有進一步敲推之處;「代理教師整年聘」,行政院將協助全國各縣市,於112學年第1學期起同步實施完整聘期所需經費差額的50%補助,並於113學年度以後,各縣市應循其年度預算編列程序,藉此建立整年聘期的常態化建置,顯然,扣緊從過渡期的中央補助到常態性的地方預算,要如何針對各縣市地方財政的結構性限制,進行相應的解決對策,這才是該起議題的糾結所在;「三成不到通學巷」,被外媒冠上『行人地獄』汙名的台北市,調查顯示全市僅不到3成的校園周邊,業已完成設置通學巷,顯然,從行人穿越標線到交通安全視覺、從教育局到跨局處、從國中小到高中職、從硬體的物理環境到軟體的人文素養,該項完整、完備和完善的通學環境,又何止單單限縮於彩色標線,便可以了得;以及「新冠疫苗常態化」,隨其新冠肺炎疫情的漸次趨緩,未來新冠疫苗的接種也將朝常態化的方向進行,初步所擬定的中長程計畫是一般族群一年只打一劑,以及高風險族群一年要施打兩劑,但是,從疫苗防疫到健康自主管理,以及從主動施打到群體免疫之於施打疫苗的人數規模,這也會是一項公共衛生的挑戰課題。

其次,「北市樂齡進修券」,台北市長宣布將要推出所謂的『樂齡市民進修券實施計畫』,凡是設籍於台北市的65歲以上長者,報名社區大學所開設的暑假班或秋季班課程,教育局將補助學分費1,000元,至於,兼具低收入或中低收入資格的長者,則是將補助的金額一舉提高至3,000元,預計今年的六月正式上路,顯然,作為全台第二老的超高齡城市,從經濟安全、健康促進、社會參與到自我實現,抑或第三人生,如何有其通盤性且跨局處的擘劃布局;「催生助養與好住」,選前政見喊出『催生、助養、好住』等三大生養育政策的台北市長蔣萬安,繼日前拍板將於四月份推出第一胎生育補助加碼至4萬元,以及加碼準公共化公托補助一千元外,再度拍板裁示新學年度的2歲專班將多增加17班、272個名額,只不過,粥少僧多的2歲專班及其安居樂業的結構性限制,恐讓化解少子女化危機的政策效益評估,還是有待商榷;「燈節燈會與燈藝」,雖說在台北舉辦的2023台灣燈會,創下了1,200萬參觀人次的好成績,但是,標榜用傳統跟歐美區隔、用在地與東南亞區隔以及用科技與大陸區隔的台灣燈會,每年卻是至少要花費5億元上,也這出現了如何進行創造性轉化的品牌價值定位問題,畢竟,從傳統工藝到文化工業、從一次性的燈會展演到常態性的燈藝典藏、從台灣主燈到各縣市燈會、從縣市政府到鄉間小鎮、從觀光旅遊到產業鏈節,以迄於過度科技化的燈會無法復歸於燈節文化及其所可能會產生的脫節、迷亂;「教學評鑑少年終」,根據報導,不少私立大專校院將招生優劣和教師年終綁定,訂定若註冊率未達七成,績效獎金將為零,始料未及的是又有私校修正所謂的工作獎金核發要點,將學生給予教師的『教學評鑑』也要列為年終獎金的發放依據,大學教師只要是有一門課的教學評鑑未達3.5分,即要減發半個月的年終獎金,顯然,從行政霸權到教學自主、從專業自我到教學評鑑、從目標導向到認同管理、從激勵因子到保健因素、從一科扛責到比例原則、從教師究責到校方共責,以迄於從教學評鑑到高教冰山一角,此一訴諸於註冊率與教學評鑑等技為末的技術性操作,接踵而至的學校退場及其高教淪喪,實乃是一項預期之中的演變後果;以及「口罩容貌焦慮症」,戴了快3年的口罩,因為解禁之故而出現所謂的『容貌焦慮症』,抑或是擔心臉部下半部問題而去就醫諮詢,這其中又以青少年族群的比例偏高,顯然,從口罩到容貌焦慮以至於臉部疾病,此一從生理延展到心理、社交與認知等多重拉扯,直指的就不單單只是口罩穿戴與否的一分為二。

最後,「五種管道領六千」,行政院通過3,800億元的中央政府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的特別預算案,這其中最受關注的仍然是全民普發現金每人6,000元這項方案,對此,財政部編列預算1,417億元,普發現金有1,413億元,但是,交易手續費及ATM設機行變更設計費、網路服務等卻也多達有4億元,連帶而來的是規劃包括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直接入帳、造冊發放等五種的領取管道,顯然,熱衷於好康可以獲得該項福利津貼的同時,國債鐘及其各項社會保險的財部破口,已然形塑出來一幅頗弔詭的迷亂現象;「長照悲歌三十年」,一起老婦長期照顧疾病纏身的丈夫,疑似不堪壓力而拿榔頭猛搥老伴頭部致死,對此,依自首、情堪憫恕減刑後判二年並緩刑五年,以該名老婦有機會免入獄,雖然是創下了殺人罪減刑減到緩刑的特例,但是,從新手照顧者到資深照顧者以及從主要照顧者到替代照顧者,直指該起的特例,實有關乎到集體意涵整體社會事實的命題發想;「一次性學貸補助」,教育部編列220億元以推動所謂的疫後就學貸款補助方案,藉此協助經濟負擔重的在學中已申請就學貸款的弱勢學生和畢業後符合撫育孩童或平均月收入未達4萬元等資格的貸款人,代為償還1年的本息,預計將會有54.6萬名的受益人數,只是,從學未專精到低薪就業以及從通貨膨脹到房價飆漲等主客因素,指陳出來該項的單次學貸補助,終將還是淪為某種『津貼政治』的操弄手法;「缺席曠課來客率」,中國文化大學通過學生出席率調查的工作事項,將委請專人查堂計算實際的上課人數,倘若某一課程出席率報表未達五成的話,將請教師說明原因,報表累計次數達兩次,教師和系所主管則是必須要參加所謂的出席率過低說明會議,顯然,從良心教育到服務產業、從專心聽講到心有旁騖、從自主學習到共責關係、從行政霸權到校園自主,以迄於從連坐處分到決策究責,該起的教育行政作為,直指出來的乃是台灣高教崩盤的發展性危機,正以加快的速度鋪天蓋地而來;以及「兩項長照免自負」,衛福部宣布,自即日起只要是經過家照專員評估,即可免費使用包括人每年補助12小時、每小時費用500元的到宅照顧技巧指導,以及提供每人每年9堂課補助、每堂費用2000元的轉介個別心理輔導、諮商服務的這兩項服務,只不過,從長照使用者的個人動力、長照家屬的家庭動力以迄於全人和全家,要如何確切落實整全多層的守護機制,這依舊是長照困境的突破所在,更遑論於還有最是欠缺的照顧素養配套措施。

總之,高達15則的時事新聞箴言化,背後所實有的是從臺灣島內到地緣政治、從疫情火熱到後疫情善後、從政治到經濟或其它以及從法令到典章等生活序曲,對此,多些達觀來看待從「COVID-19」到「後疫情社會」的生活樣態和世間百態,至於,糾結於『個體(蘋果)-制度(木桶)-環境(製造商)』所顯現出來的這些整體社會事實(holistic social fact),更是說明: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它隨時在做改變。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